第26部分(第2/4 頁)
對洋行進行了偵察。王志勝回到隊裡後,介紹了洋行的情況,大家決定當天就行動。晚上約10點鐘,王志勝帶領32名隊員到了洋行附近。因為牆上有電網,他們只得從牆上鑽洞進去,直到凌晨4點,牆才鑽透。進去的人分為4個小組,按照預先的作戰方案,各奔自己的目標,將4個房間的敵人全部幹掉。這次行動共殺死13名敵人和1名翻譯,繳長、短槍6支、手錶和懷錶100多塊。
1941年6月,鐵道游擊隊又進行了一次奇襲閻團、臨城行動,並取得了勝利。閻團即由閻成田任團長的一個偽軍團。當時,該團由太安調至臨城一帶駐防,其中一個營駐在微山島上。這個團與日本人一起在周圍地區犯下了滔天罪行,並直接威脅到在湖區活動的抗日武裝。因此,鐵道游擊隊與其他兄弟部隊決定殲滅敵駐島的那個營。在一天夜裡,鐵道游擊隊與其他部隊一同登上了微山島,鐵道游擊隊直搗敵營部,擊斃敵營長,俘虜敵副團長,全殲該營,繳獲輕重武器200餘件。後來,鐵道游擊隊又化裝成閻成田團的偽軍,襲擊了臨城車站,併成功地把此事嫁禍於閻成田。日軍把閻成田團的300餘人押解到東北煤礦做苦工,閻成田及其主要副手,則被綁在電線杆上用刺刀捅死。
1941年11月,魯南軍區被服廠遭日軍破壞,部隊穿衣成了問題。鐵道游擊隊得知這一訊息後,決定從日軍手中搞一批布。他們在沙溝車站找到內線,並瞭解到不久將有一批布南運。內線在火車停在沙溝的時候,將沙子放進了火車的油壺裡,迫使列車在臨城站修理,拖延列車開出的時間。到了晚上,列車終於開動了,但內線又準時拔掉風管和銷子,使兩節運布的車廂停在了沙溝南面的塘湖附近。兩三個小時後,布大部被卸下,沒卸下來的被放火點燃。就在這時,又從對面開來一輛滿載日本兵的軍列,還沒等軍列靠近,鐵道游擊隊就對敵進行射擊。軍列不但沒停,反而加速,結果與燃燒的運布車廂相撞,日本兵死30餘人,重傷不計其數。這次行動共繳獲布1.8萬多匹,日軍軍服800餘套,還有部分毛毯、藥品等。
鐵道游擊隊還時常擔負安全護送高階幹部過鐵路的重大任務。由於鐵道游擊隊十分活躍,敵人加強了對鐵道兩側的保護,沿線碉堡林立,探照燈徹夜不滅,並且還在鐵道兩側挖了與鐵道平行的深溝或築起封鎖線,以限制鐵道游擊隊的活動。因此,護送幹部過鐵路是一項很困難的任務。但鐵道游擊隊依靠自己的忠誠、勇敢和高超技術,多次把從華中新四軍根據地到延安或從延安來華中的幹部安全護送過鐵路線。僅1943年,便護送了300餘名幹部,均未遭受損失。1943年5月陳毅由蘇北去延安,就是由鐵道游擊隊護送越過津浦鐵路的。
此外,鐵道游擊隊還參與和單獨實施了多次其他作戰行動,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根據地內到處傳頌著鐵道游擊隊的傳奇故事,而且在日本人當中也有了相當的“知名度”。1945年10月,新四軍第19旅要求魯南津浦鐵路沿線及臨(城)棗(莊)支線上部署的一個日軍鐵路聯隊投降,但遭日軍拒絕。日軍的大隊長聲稱只向“飛虎隊”交武器,“飛虎隊”就是鐵道游擊隊的別稱。
民兵巧設地雷陣
根據山東黨組織的指示,根據地和邊沿地區的民兵在敵後武工隊的指導下,廣泛開展了以“地雷戰”、“麻雀戰”、“車輪戰”、“推磨戰”和“蜂窩戰”等形式的游擊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的反“掃蕩”和反“蠶食”鬥爭。
地雷戰始於膠東,並逐漸普及到其他根據地。其中以大澤山區的地雷戰最為著名。從1938年開始,這裡就開始建立民兵組織進行遊擊戰。起初,民兵只使用上級發下來的地雷打擊敵人,後來他們又自己動手製造地雷,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日軍變得狡猾了,在每次行動時,總是讓偽軍打頭陣,並使用探雷器探雷,民兵埋設的很多地雷被敵人起了出來,鐵地雷不太發揮作用了。到1942年,敵人在軍事上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大規模的封鎖,上級很少能把地雷發下來。想自己鑄造,又缺生鐵。沒辦法,民兵們想到了大澤山區滿山遍野的石頭。他們就開始製造並使用石雷。
石雷的製作很簡單。先找一塊圓石頭,在上面鑿好一個口小底大的窩兒,裝好炸藥,然後安上拉火管。埋設時,絆線的一端繫著拉火管,另一端固定起來就行了。開始時石雷的絆線多使用麻繩之類的粗線,容易被敵人發現。後來,民兵採用馬尾或頭髮作絆線,進而又發展到利用“卡子”或膠皮的彈力把地雷拉響。
民兵創造了石雷,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