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此話一出,當堂的、湊趣的都抱腹狂笑起來,有個童兒竟笑得摔下了桶去,惹來了更大的笑聲。
刑堂眼看是開不下去了,這邊靈機早被逼著將之前的對話再說一遍,他記性好,把那段對話說得不差一字,尤其是李珣那段話,更連語氣都學得唯妙唯肖。
李珣由他在那兒說,自己提著捅到潭邊清洗,剛把桶放下去,身後便湊來好幾個人,一個好事的就說:“珣師弟,你那話到底是真是假啊?你是聖人啊?”
李珣停下動作,回頭笑道:“聖人?哪有這麼好當的聖人?”
“那……就是假的嘍?”
“也許是吧。”李珣笑道。
“噢……”周圍的人拉長了聲調,發出鼓譟聲。
李珣卻也不惱,只是撓了撓頭,頗不好意思地道:“真要讓我心無芥蒂,是很難的。想想,現在單師兄已初窺仙道堂奧,壽延百紀,甚至長生不老都是預料之事。
“而我,卻還需要一步步打磨成器……哈,同樣的年齡,仙緣卻如此不同,我實在是嫉妒得很啊!”
其實,心生嫉妒的何止是他,旁邊幾人,臉上都流露出羨慕嫉妒並生的神情。這些人小小年紀,心思是藏不住的,只覺得李珣所說,實在是肺腑之言,不由大為點頭。
而李珣又接道:“但是,仙道只論機緣毅力,不論出身高低,我卻是沒有騙人的,單師兄的事情擺在眼前,大夥兒都看到了。
“其實,在諸仙師眼中,下界的富貴榮華當真如糞土一般,便是金玉滿堂,貴不可言又如何?百年一過,富貴冷灰,怎如仙師餐風飲露,逍遙神行,不死不滅的大自在?
“大家都是下界萬中選一的資質,才讓仙師引上山來,得遇仙緣。只這一點,就比那些王侯將相要強上百倍。
“而單師兄,則是例外中的例外,那是萬中無一的資質,與他比對,卻是沒必要的。而且與其在出身上比對,還不如刻苦精進,在仙道上相互砥礪切磋還來得更痛快些!”
這話自然不錯,幾個童兒都是大點其頭,覺得珣師弟果然見識不凡,不愧是王侯之家,縱使在仙道上,大夥兒誰也比不過誰,但論學識見地,比起他來,卻要差得遠了。
這些童兒,都是連霞山上明心劍宗的低輩弟子。明心劍宗,乃是號稱通玄界“東方第一宗”的名門仙山,以無上劍道稱雄於世。
通玄界因四九天劫剛過,各派元氣尚在恢復,各宗門也就趁此機會,在下界尋找資質上佳的弟子,授以仙業,傳承道法,以求薪火相繼,宗法不滅。
李珣等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入得山門。他們出身各有不同,有貧戶之子,有豪富之家,有書香門第,其中尤以李珣之出身最為尊貴。
他出身人間界帝王之家,是當今天子之弟福王的長孫,未來的福王世子,極盡榮華。
然而,福王老邁糊塗,又一心渴望得道成仙,聽了蠱惑,竟要將長孫送上仙山祈福,但仙山未送成,卻讓李珣誤服一旁門術士的毒丹,性命垂危。
千鈞一髮之際,被明心劍宗的弟子救下,觀其有根骨,加上老王爺心意已定,便將李珣帶來宗門,收入門下。
這事情曲曲折折,加以李珣身分特殊,刨去險死還生之事不談,倒還頗有趣味。故他上山不過三月,這事便在山上傳遍,便是宗主清溟道人,也知有個低輩弟子出身皇室。
雖然富貴逼人,但奇的是,這李珣小小年紀,卻是內斂持重,平日溫柔敦厚,不以出身為恃,與同輩相處融洽,看今日玩鬧的情形便知一二。
他們這些低輩弟子,都是根骨極佳的苗子,平日裡也只是早晚各有一次功課,習那吐納調息的法子,築基培元,為日後修真做打算。再有就是提兩個鐵桶,擔水上山,強健體魄。
等到十歲,便去“開山”。
所謂開山,就是在師長的監督下正式修煉,打熬筋骨,激發潛能,這一階段,便是磨練心志毅力。
至於再向上,便是啟元堂。至此才真正脫去肉體凡胎,邁入修真的門檻,並由師尊親授堂奧。
但這一過程中,將有近五成的人被淘汰,他們將被抹去有關的記憶,送回人間界。
李珣用力將兩個鐵桶扔向水潭中央,這沉重的大傢伙翻了一個滾,很快就沉下去,其他人見狀,一個個又笑了聲:“珣師弟,今日又要練功哪?”
李珣笑了笑,算是預設,他脫下道袍,只穿一條短褲,露出赤條條的上身,到底是出身王侯之家,平日錦衣玉食,慣出了一身的細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