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他的極高評價,便是知道了,他也不會太放在心上。不是他已經具備了高超的修養,而是他現在根本就沒那個心思去想其他的事情。
強烈的痛苦,已抽乾了他體內最後一點力量。
過去一個多月,李珣在修煉幽明氣時已經感覺到,外來的強大陰火,和心竅中的血魘結合得分外緊密。
二者的核心互為牽引,像是陰陽魚般轉動著,保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上。由裡及外層層包裹著兩種性質迥異的真息,宛如一體。
在血魘異動的同時,必然牽動了陰火的運動,由於平衡關係的存在,血魘放射出多少力量,陰火便也跟進多少,只不過,血魘的目的是為了抽取,而陰火則是灌注。
這一點,是李珣近些時日才明白的。
雙方都有置李珣於死地的“功能”,但就實際而言,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
血魘類似一種寄生蟲,依靠李珣提供的精氣存活壯大,每日的血魘噬心,事實上也就是血魘從李珣體內抽髓噬血,吸取養料的過程。
而在這一過程中,李珣卻並非只是吃悶虧。
因為血魘是至汙至濁之物,其煉化過程亦汙穢不堪,吸引汙穢,也是壯大自身的一種方法。
所以,在吸取李珣精血的時候,它也逐絲的抽出他體內積澱的各類汙物,客觀上倒有伐毛洗髓之效。
陰火入體,則是鬼先生天才的想法,是用外來陰火為壓力,迫使李珣這繼承人努力運功,並逐步增長修為,如此內外加壓,進度自然了得。
所以,它每次活動,卻是正經的灌注生氣,壯大真息。
由於鬼先生的安排,陰火與血魘在心竅處相遇。
本來,蘊含了鬼先生畢生修為的陰火是絕對強過血魘的,理論上來講,血魘必會在第一時間被吞噬乾淨,而這卻會引發血散人種在裡面的機關,讓李珣當場心臟爆裂而亡!
慶幸的是,陰火入體的時間推遲了七年。
七年之中,血魘與李珣精血共存,長期精煉,就醫治層面而言,是更難祛除,然而就性質來說,倒和李珣有了共通之處,
甚至可以算是李珣的另一個器官。
陰火當然不會把主子體內的器官給滅掉,又因為物性相吸的緣故,便和血魘共生下來,如此一抽一送,互為補充,倒也能長期共存,這也正是李珣前一段時間,痛苦減輕的原因。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事情也算單純,結果雖有變化,也在可以預料的範圍之內。
可是,偏在這個時候,李珣的化氣篇已煉到了“海上生明月”的層次,並由此轉為靈犀訣。
直至接觸了靈犀訣,李珣才明白青吟、清虛、林閣等人所說的“水磨工夫”是什麼意思。
靈犀訣大概是整個通玄界在築基層面,花費工夫最大,一等一的難入門功夫!
尤其是在李珣接觸了《幽冥錄》這樣的邪道寶典,也親身修習幽明氣之類的上等法訣的情形下,兩相比較,靈犀訣在基礎部分花費的時間精力與手段,大概是幽明氣的數十數百倍!
且不說層次的高低,單論在培養真息方面的各類溫養功夫,幽明氣只分了三步,即“去蕪”、“集粹”、“化生”,而靈犀訣卻分了有數十步,從最基本的“體察”開始,步步都極盡精要。
每步都有數百上千個應用法門,幾乎對每一處經脈,每一處器官,都細細規定。
真按步驟走下去,十年八年未必見效,倒是林閣所說的七十年,倒還差相彷彿。
李珣本是沒這個耐心的,也看不起前輩設下如此呆板的體系。可是,在他出於謹慎,以其最擅長的推演之術,花了七日七夜的時間,從簡至繁,大略推了一遍之後,卻是渾身冷汗涔涔,再也不敢有半點兒歪腦筋。
這是一個龐大而嚴密的體系,每一步的法訣,都牽扯到後面更為精微的變化。
就算是照本宣科,不用半點腦子地做下來,七八十年也是少的。
而像是李珣這般,腦子靈活,恨不能窮盡其中每一處奧妙的人來做,便是做上一兩百年,也算正常!
按照李珣的推論,這從真息萌發開始,經過幾個階段,便是要將他體內的真息並初成的“金丹”,硬是壓縮精粹到比針眼還要小的一點“靈種”。
此後再衍生的真息,全都是這種性質,其質量較之幽明氣不知要強過多少倍。
當然,在量上,又遠有不及。
可以想象,要把真息進行如此龐大的壓縮工程,對質量、控制力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