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4 頁)
。
九年前他離開的時候,隆慶帝已經是個胖子了,但因正值壯年,身體還算結實,滿面油光,聲音宏亮;而如今,他臉上光澤黯淡,嗓音嘶啞,皺紋更是毫無顧忌地爬了滿臉,四十餘歲的年紀,如此情態,絕非善事。
便在隆慶帝說話時,兩人已來到近前,陰散人何等高傲,面對這俗物,只略一點頭,便算行禮了,隆慶帝也不見怪,反倒是執禮甚恭。
察言觀色乃是李珣所長,見陰散人如此,他自然明白自己該如何應對。
當隆慶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時,他不言不語,只是拱了拱手,臉上漠無表情。
越是這樣,隆慶越不敢輕視他,便轉向陰散人問道:“國師,這位是……”
陰散人微微一笑,回應道:“這是我的師侄。姓李,陛下喚他李道人便是!”
這話其實頗為不敬,但隆慶並不生氣,反而向李珣笑道:“這位道兄與朕卻是同宗,朕已師事國師,與道兄便是同輩,卻不知道兄貴庚?”
李珣微帶憐憫地掃了他一眼,這還算是大周天子,九五之尊嗎?對一個來歷不明的道人,竟自降身分,以兄事之,這般形象,又怎能籌謀疆土,統御萬民?
心中雖是這般想法,臉上卻依然不動聲色,淡淡地應了一聲:“七十。”
這話說得好生精采,隆慶帝聞言便是一驚,臉上略有疑色,但旋即被喜色所取代:“道兄駐顏有術,外表卻是一點也看不出來!”
李珣抽動一下嘴角,算是笑了一下。
其實,他也確實忍不住想笑,雖然修道之士駐顏長生,不過等閒事耳,可隆慶身為一國之君,難道就沒有半點分辨是非的能力?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竟能如此戲耍他……
大周朝完了!
隆慶自然不知道李珣心中是如何想法,他對李珣表現得極為親熱,還上前挽住了李珣的手臂,請他入座。
李珣極快地向陰散人那邊一瞥,見她笑吟吟地沒什麼表示,便安心了,只不過,在入座之前,還是向那邊行禮示意。
陰散人這才走過來,向隆慶道:“我這師侄,修為雖然還不到家,但對養生之道,卻已頗有造詣。只是他為人孤僻,不善交際,還請陛下見諒……”
聽到“養生之道”這幾個字,隆慶的臉上已放出光來,望向李珣的目光,又有不同。
李珣見到他這種反應,心中也是一動,再看隆慶時便留了幾分心思,一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