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反問了一句:“父王和李道長這是在演哪出戏啊?”
這話笑吟吟的,卻鋒芒犀利,似乎連李信的面子都被剝去幾分;李珣默然不語,而李信則在一絲絲的遲疑之後,又恢復了平日裡波瀾不驚的模樣。
他看著李琮,微一搖頭:“琮兒,你來得也是正好……”
他似乎想將手抽離李珣肩頭,但略動了一下,又停了下來,接著,便嘆息一聲:“來,見過你的哥哥!”
李信的態度讓李珣都有些呆了,更何況是李琮?雖然他也是李信一手培養出來的精英人才,但要他相信,一個看上去神秘兮兮的道士,是他至親的哥哥,卻仍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
他的反應很值得稱道,因為在這種難以置信的事實面前,他還懂得問一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啊,便是李信,也想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兩個人的目光全都落到李珣身上。
對李珣來說,此時父親和兄弟的眼神,絕不是什麼可以在日後拿來深深懷念的。他將目光迎上,三人眼神相對,卻齊齊發現,彼此之間那一個最深刻的共同點──理智!冰雪般的理智!
如果沒有足夠說服別人的理由,哪個人會信你?憑你那一跪?還是那說不清道不明的一點點血肉感應?
怎麼著,也是個王府嫡長子的位子呢!
這些念頭,在李珣腦中閃電般一掠而過,便又平復下來。他撥出一口濁氣,站了起來──他不想在弟弟跟前失了這臉面!
站直了身子的李珣,比李琮要高了整整一個頭,在山上鍛煉出來的強健體魄,也比一直在王府吟風弄月的小孩子要強得多;只是一身素淡的道裝打扮,畢竟比不上小世子的雍容華貴,但卻多了幾分清逸。
李信的目光在兩個兒子之間稍稍一轉,便不再動彈,面色沉靜如水,看不出半點端倪;李琮的修養略微遜色些,一雙眼睛總是在“哥哥”身上打轉,透出些評析估量之意。
李珣也不去管他,只在心中略一整理,便將自己從八歲起,一直到今日的經歷,有條不紊地講了出來。
當然,目前還是在兩散人的眼皮子底下,一些事情便不能講得太透。還有通玄界那樣的神異之地,凡人若不親臨,也是難以想象,自然也要改上一改。
種種顧忌加上來,也虧他還能說得條理通順,前後照應。
照他的話說,便是八歲之時,拜血散人為師,奉師命上連霞山修一門道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