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3/4 頁)
手仙猿”侯四的雙手雙足均被砍去,已無行動能力,遂得意已極地徜徉前行,根本未作任何防範。
狄小珊追出約四五十里以後,路形又險,她遂倚靠著一片十來丈高的峭壁略事休息,並盤算追了這麼久,根本未見對方的蹤跡,是否那廝轉變了途程方向?應不應該繼續再向前追尋?
“呼呼。。轟轟。。”
一陣風雷聲息,從那片峭壁之後隱隱傳入狄小珊的耳內。
狄小珊抬頭一看天光,立時心中大喜!
因麗日當空,萬里無雲,根本不可能有風雷作響!
侯四曾說那奪寶人所持的短劍,除鋒利無匹外,光色赤紅,掣動時並隱隱有風雷之聲,莫非冤家狹路,被自己誤打誤撞,業已追上對方,人就在這片十來丈高的峭壁之後?。。
狄小珊疑念大動,喜心翻倒之下,自然要上達壁頂,看個明白!
十來丈高的距離難不倒她,她只要盡力一縱,最多再在壁間兩度點足借力,便可登上壁頂。
但狄小珊不曾採取這種作法,她不怕弄髒衣服,以背貼壁,用“壁虎功”
“游龍術”,一尺一寸的慢慢猱升!
這樣作法,當然是為了謹慎,避免一縱數丈那樣大展輕功,發出聲息。
狄小珊如此謹慎之故,不單為了避免驚動對方,併為了想查明既未聞得壁後有甚江湖人物的相爭打鬥聲息,怎會發出了風雲劍嘯?
這一疑問,立刻便獲得解答,因為狄小珊悄然猱升,已登壁頂!
她摒息靜氣地悄悄伸頭往下一看,果然只有一人,是在獨自練劍!
這人身材中等,年約四十二三,相貌則高顴闊腮,看去相當陰險!
他手中持著一柄二尺五六的短劍,掣動之際,閃爍赤紅色的精芒,隱隱有風雷聲息!
狄小珊心中更喜,暗想大概不會錯了,剁去侯四手足的必然就是此人。。
喜念方起,又有點轉驚!
驚是驚於對方所練習的劍法招術!
壁下人翻來覆去所練的劍法並不太多,共只四招!
但狄小珊是大大行家,她看出這四招劍法非同小可,竟是自己生平罕見,其奧妙精奇之處,彷彿比無名灰衣老尼傳授自己的三招絕學甚或尤有過之!
咦?不對!
狄小珊初看之下,只覺對方這四招劍法的威力太強,但細看之下,卻看出其中有怪異的現象。。
前兩招委實凌厲已極,變化萬方!後兩招卻呆板多多,凌厲雖仍凌厲,卻缺少了前兩招中那種極高深的精微變化!
狄小珊有此發現後,首先直覺地認為對方也是新獲絕學,對於前兩招業已練得精熟,後兩招則尚生疏,才會有這等現象。。
但再看一會兒,這種感覺便被推翻,因看出壁下人練習前兩招,委實精妙萬分,無懈可擊,一到後兩招,立即笨拙,似乎是這四招絕學本有圖解,壁下人似緣福不夠,只獲得前面一半,才會有這種情況。
狄小珊靈機動處,見壁下人練劍業已入迷,遂索性一面仔細暗記前兩招劍法以及其中的精微變化,一面暗自研究,在後兩招劍法中還應該蘊藏些什麼奧妙!
她是幾乎秀絕當今的武林第一人,自然除了靈心慧質之外,對各種武學均曾苦心參研,札有極好的根底!
這一有心偷學,哪消多久,不僅記住前兩招,連對後兩招中的變化也告略有心得!
壁下人練劍確實練得入了迷境!
他入迷之故,一半是驚喜,一半是不服!
驚喜之故,是前兩招的威力太強,自己發現後,稍加研練,便小露鋒芒,把北路神偷“聖手仙猿”侯四剁去雙手雙足!
不服之故,是後兩招的基本圖解也有,只不過短缺了變化解釋,怎的施展起來,總有些笨拙凝滯,難道自己就不能觸類旁通,參悟出一些端倪?
他認為“熟能生巧”,自己只要能把這四招絕學悉心苦練,參透精微,再服下從“聖手仙猿”侯四手中所奪得的“靈石仙乳萬載空青”以增長真氣內力,更加上紅光風雷短劍的鋒芒之利,何愁不能在當世武林中異軍突起,佔據重要席位?
想得出神,練得入迷。
就在這壁下人練劍練得似乎略有心得,而這心得又有點迷迷糊糊、尚未十分明朗之際,耳中突然聽得一絲似有似無的飄渺語音說道:“凌空轉身,拋劍換手!。。”
一來,這語音太以飄渺,似是神授,不似人為。。
二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