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記一職自然不復存在,他改任紅四軍第二縱隊司令。
白沙會議雖然撤銷了軍委,但爭論範圍還在繼續延伸。劉安恭散佈了許多挑撥離間和攻擊毛澤東的言論,硬說紅四軍中有擁護中央派和反對中央派。少數人還有意將黨內分歧意見散佈到一般戰士中去。這種言論極大地混亂了指戰員的思想。毛澤東萌生了離開前委的想法。
林彪在白沙會議剛結束又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請江華轉交。江華後來回憶說:“當天夜裡,林彪給毛澤東同志送來一封急信,主要是不贊成毛澤東同志離開前委,希望他有決心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
為了搞清問題,紅四軍前委要求朱毛兩人提出書面意見,詳細陳述自己的觀點。6月14日,毛澤東寫了《復林彪同志信》;15日,朱德寫了《答林彪同志談前委黨內爭論的信》。毛澤東的信從歷史和環境兩方面說明了紅四軍內部存在的問題和爭論的原因,列舉了“個人領導與黨的領導”、“軍事觀點與政治觀點”、“流寇思想與反流寇思想”、“形式主義與需要主義”、“分權主義與集權”等14個問題,認為黨對軍隊的領導是紅四軍目前存在的關鍵問題。在信中,他闡述了反對軍委與前委並立的四點理由:一是分權,不能集中領導;二是重複,毫無必要疊床架屋;三是危及黨領導一切的最高原則;四是動搖了前委在組織領導上的威信。毛澤東希望黨組織批准自己到莫斯科學習的請求。朱德則認為,在紅四軍中,確實出現了黨的組織替代群眾組織、忽視基層工作的缺點,形成了書記專權的沉悶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月中旬,《前委通訊》第三期將《林彪致毛澤東的長信》、《毛澤東復林彪同志信》和《朱德答林彪同志談前委黨內爭論的信》一併刊印出來,讓各種意見公開亮相,於是爭論也進一步公開化。在紅四軍中和根據地內,人人都可以對毛澤東、朱德說長道短,而且爭論的內容也遠遠超出了前委與軍委關係這一範疇。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朱毛親密有間和紅四�軍內部的爭論��(3)
6月22日,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在龍巖召開。到會的各前委委員、各縱隊司令員、支隊長、黨代表和士兵代表,共計四五十人。會議由陳毅主持。
在沉重的氣氛中,陳毅代表前委對前一段工作作了報告,朱毛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作了發言。朱德與毛澤東各抒己見,態度都很激烈。陳毅聽完朱德、毛澤東充滿火藥味的發言,不無幽默地調解說:“你們朱毛吵架,一個晉國,一個楚國,你們兩個大國天天吵,我這個鄭國小國在中間簡直不好辦。我是進出之間為難,兩大之間為小。我跟哪個走?站在哪一邊?就是怕紅軍分裂。希望你們兩方面團結起來。”嗣後,大家發表不同的意見。
會議認為,毛澤東是前委書記,對爭論應多負些責任,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同時,給朱德“口頭警告”處分。會議對劉安恭、林彪也做了批評。
繼續開會,陳毅宣佈了下一項議程:對前委進行改選。選舉開始,唱票人開始唱票時還沒使陳毅在意,當陳毅的票數明顯佔了上風時,陳毅慌了:“不行,不行,我幹不了這個前委書記。”
但不管陳毅怎麼著急,這已成為事實。毛澤東、朱德、林彪、劉安恭、伍中豪、傅柏翠等13人被選舉成新的前委,陳毅當選為新的前委書記。
毛澤東在會上最後發言。他神情凝重,幾乎是一句一頓地說:“現在還是要根據我們歷來實際鬥爭中的經驗,加強政治領導,加強黨對紅軍的領導,軍隊要做群眾工作,要打仗,要籌款。至於會議對我個人有許多批評,我現在不辯,如果對我有好處,我會考慮;不正確的,將來自然會證明這個不正確。”
散會後,朱德走在回來的路上,考慮比較多的是同毛澤東的一些誤會:其實我們在黨領導軍隊的問題上沒有根本的分歧。同為紅四軍的領導,自己確實感到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難以處理。不論如何,儘管我們的意見相左,但我們仍然是心心相印的。
會後,即7月8日,毛澤東離開了紅四軍,到閩西上杭蛟洋養病併兼做調查研究、指導地方工作去了。 臨行,朱德帶著康桂秀為他送行。兩人幾乎是默默無言,幸好自信的毛澤東開啟了僵局:“玉階兄,讓中央來裁決吧!部隊就拜託你了!”在一棵大樟樹下,朱德目送毛澤東很遠、很遠……
“毛委員怎麼不當書記了呢?”康桂秀的問話使朱德收回目光與思緒,他只是輕聲說了句:“那是會上選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