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5 頁)
不得擁有潛艇、飛機、坦克或重炮等攻擊性武器。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曾宣稱“搜遍德國人的口袋也要把錢找出來”,
但私下裡,他承認“我們所起草的檔案(和約)將註定20年後的戰爭。當你們把這樣的條
件強加在德國人民的身上,這隻能導致德國人要麼不遵守條約,要麼發動戰爭。”英國外相
克容(Lord Curzon)持相同的看法,他說:“ 這不會帶來和平,這只是一份為期20年的
休戰書。”
美國總統威爾遜看到這份協議也皺著眉說:“如果我是德國人,我想我決不會簽署這份協議。”
問題不在於政治家們是否都意識到了問題的本質,問題在於他們背後的“師爺們”才是真正的
決策者。陪同威爾迅來到巴黎的銀行家們有:首席金融顧問保羅。沃伯格、摩根和他的律師弗
蘭克、摩根公司的高階合夥人托馬斯。萊蒙、戰時工業委員會主席的巴魯,杜勒斯兄弟(一個
是後來的CIA 的頭頭, 一個是艾森豪威爾的國務卿)。英國首相的身後是飛利浦。賽松爵士
(Sir Philip Sassoon), 他是羅斯切爾德家族的嫡系子孫。法國總理克萊蒙梭的高參是
喬傑斯。曼德爾(Georges Mandel),他的真名是傑洛波。羅斯切爾德(Jeroboam Rothschild)。
德國的代表團首席代表就是保羅的大哥麥克斯。沃伯格。當國際銀行家們齊集巴黎的時候,
後來的“以色列之父”艾德蒙。羅斯切爾德男爵(Baron Edmond de Rothschild) 作為東道主
提供了熱情的接待,他將美國代表團的頭面人物安排在自己在巴黎的豪華莊園裡。
巴黎和會其實是一場國際銀行家們的狂歡節,在大發戰爭橫財之後,隨手就播下了下一場戰
爭的種子:第二次世界大戰。
。onefx/bbs
6。 剪羊毛(Fleecing of the Flock) 與美國1921 年農業衰退
“1894年9月1日,我們將停止一切貸款的延長。那一天,我們將索還我們的錢。我們
將擁有並拍賣尚未清嘗的財產。我們會以我們自己定的價格得到密西西比河以西三分之二的
農田和以東的成千上萬的土地。農民將(失去土地)變成受僱用,就像英國那樣。”
1891年美國銀行家協會(收錄於1913年4月29日的國會記錄)
剪羊毛是銀行家圈子裡的一個專用術語,意思是利用經濟繁榮和衰退的過程所創造出的機會;
以正常價格的幾分之一擁有他人的財產。當銀行家控制了美國的貨幣發行大權,經濟的繁
榮和衰退變成了可以精確控制的過程,此時的剪羊毛行為對於銀行家來說,就像從靠打獵為
生的遊牧階段進化到了科學飼養的穩產高產階段。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美國帶來了普遍繁榮,大規模的戰爭物資採購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各行業的
生產與服務。美聯儲從1914年到1920年向經濟領域投放了大量貨幣,紐約聯儲利率
由1914年的6%降到了1916年的3%,並一直保持到1920年。
為了向歐洲協約國提供貸款,銀行家們在1917和1918兩年中進行了四次大規模債券
募集,稱為“自由債券”(Liberty Bond),債券利息從3。5%到4。5%不等。這些債券發
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吸收美聯儲已經嚴重超量發行的貨幣和信用。
在戰爭中,工人得到了高工資,農民的糧食在戰爭中賣到了很高的價錢,勞工階層的經濟狀
況有了很大提高。當戰爭結束時,由於生活和消費節儉,農民手中握有大量現金,而這筆巨
額財富卻不在華兒街銀行家的控制之下。原來,中西部的農民普遍把錢存在保守的當地銀行,
這些中小銀行家對紐約的國際銀行家普遍是牴觸和對抗態度,既不參加美聯儲銀行系統,也
不支援對歐洲戰爭貸款。華爾街的大佬們早就想找機會好好修理一下這些鄉巴佬,再加上農
民這群“肥羊”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