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樣如此隱
蔽和可靠地來顛覆現政權了。這個過程潛在地積聚了各種經濟規律中的破壞因素,一百萬人
中也不見得能有一個人看得出問題的根源。” '5。1'
凱恩斯1919
本章導讀
凱恩斯稱黃金為“野蠻的遺蹟”,這一“膾炙人口”的評價在中國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凱
恩斯妖魔化黃金的動機是什麼?曾經堅決反對通貨膨脹的凱恩斯,怎麼會變成了黃金的死
敵?
格林斯潘40歲時,仍然是金本位堅定不移的捍衛者,等當上了美聯儲主席之後,對黃金問
題就開始顧左右而言它。雖然到2002年時,他仍然承認“黃金是所有貨幣的最終支付手
段”,但是他卻“旁觀”了90年代西方中央銀行家們聯合打壓黃金價格的陰謀。
為什麼國際銀行家和他們的“御用”理論家們如此厭惡黃金?為什麼凱恩斯的“廉價貨幣”理
論如此受寵?
在人類長達5000 年的社會實踐中,無論什麼時代,無論什麼國家,無論什麼宗教,也無論什
麼種族,黃金被世人公認是財富的最終形式。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決不是凱恩斯等人幾句
輕飄飄的“黃金是野蠻的遺蹟”就能化解的。
人民對黃金與財富的必然聯絡早已成為生活中的自然邏輯。當人民對政府的政策和經濟形勢
不看好時,他們可以選擇將手中的紙幣兌換成金幣;以等待惡劣的形勢出現好轉。紙幣自由兌
換黃金實際上成為了人民最基本的經濟自由的基石,只有在此基礎之上,任何民主和其它形
式的自由才具有實際意義。當政府強行剝奪人民將紙幣兌換黃金這一與生俱來的權力的時候,
也就從根本上剝奪了人民最基本的自由。
。onefx/bbs
國際銀行家們非常清楚,黃金決不是普通的貴金屬,從本質上看,黃金是唯一的、高度敏感
的、深負歷史傳承的“政治金屬”,處理不好黃金問題,是會在世界範圍內掀起金融風暴的。
在正常的社會狀況下,廢除金本位勢必引發嚴重的社會動盪,甚至是暴力革命,只有在極端
特殊的情形下,人民被逼無奈才會被迫暫時放棄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力,這就是為什麼銀行家
需要嚴重的危機和衰退。在危機和衰退的威脅之下,人民最容易妥協,團結最容易被打破,
輿論最容易被誤導,社會注意力最容易被分散,銀行家的計謀最容易得以實現。所以危機和
衰退被銀行家們當作對付政府和人民最有效的武器在歷史上被反覆使用。
1929年以來的嚴重經濟危機被國際銀行家們“因勢利導”地達成了正常狀態下極難實現
的“廢除金本位”的大業,從而鋪平了通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金融大道。
1。 來歷不簡單的凱恩斯
很明顯,凱恩斯在1919 年參加巴黎和會時就已經認識到了通貨膨脹對人民和社會所造成的巨
大的潛在傷害,他在那本使他一夜成名的小冊子《和平的經濟後果》中,深刻而尖銳地指出
了通貨膨脹的實質,而德國1923 年的超級通貨膨脹已經完全驗證了通貨膨脹的巨大殺傷力。
這一點恰如40 歲發表《黃金和經濟自由》的格林斯潘,在文章中格老對通貨膨脹的見地與凱
恩斯如出一轍,他指出:
“在沒有金本位的情況下,將沒有任何辦法來保護(人民的)儲蓄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將
沒有安全的財富棲身地。這就是那些福利統計學家激烈反對黃金的秘密。赤字財政簡單地說
就是沒收財富的陰謀,而黃金擋住了這個陰險的過程,它充當著財產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