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與女兒金蓮放聲痛哭,秦懷玉、羅通、尉遲寶林、尉遲寶慶也情不自禁地哭個不止。周青等十位總兵也都來到靈前陪哭。
程咬金神色自若,他覺得僧人、道士的唸經聲與器樂吹打聲不順耳,轉身面對僧人、道士,放開嗓門兒大喊了一聲:“別唸啦!”
這突如其來的一聲喊叫,使僧人、道士大吃一驚。他們不念經了,也不吹奏擊打樂器了。不僅如此,正在痛哭的人們不知出了什麼事兒,也止住了哭聲。所有的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到程咬金身上。
程咬金指手劃腳地對僧人、道士說道:“你們唸的是什麼經?我聽明白了:嘣嘣嚓,嘣嘣嚓,今天來吃你,明日去吃他,後天不知吃誰家。你們這是念經嗎?這是念吃!別胡鬧啦!”
是僧人、道士在胡鬧,還是程咬金在胡鬧,柳迎春等人自然認為是後者,因此臉上都掛著不滿的神色。秦懷玉等四人覺得很難堪,羅通露出埋怨的語氣:“四叔,您想幹什麼?”
“別管我!”程咬金說完,邁步走到棺材前,伸手在棺材幫上拍了幾下。拍過之後,程咬金一怔,心裡說:壞啦,莫非仁貴死了?
程咬金為什麼突然產生這一念頭呢?他原以為棺材是空的,一拍才知道是實的,裡面有屍體。
他如何知道的呢?一拍棺材,如果裡邊沒有屍體,就會象敲鼓一樣,發出咚咚的響聲;如果裡邊有屍體,發出的聲音是叭叭的。
程咬金拍過棺材之後,兩眼發直。突然大叫一聲:“仁貴,沒想到你真死了!”接著,放聲大哭。
剛哭了幾聲,就不哭了,他自言自語地說:“沒死!沒死!”然後,衝著棺材突然大叫起來,“仁貴,出來吧!我老程來啦!
你別裝蒜啦!出來吧!“
他這麼一鬧,跟他來的這四位又氣又急,秦懷玉氣急敗壞地說:“人已經死了,還能復生嗎?別再叫啦!快和我嫂嫂商議一下,給我大哥辦喪事吧!您這麼一折騰,不怕人家笑話嗎?”
程咬金沒有答話,他在琢磨心事。琢磨什麼呢?莫非我猜錯了?難道牛鼻子徐懋功也沒算對?若真是這樣,這不白跑一趟嗎?
他偷眼看了一下柳迎春,又偷眼看了一下薛金蓮。從她母女二人的臉上,什麼破綻也沒看出來。他又圍著棺材轉了幾圈兒也沒發現什麼破綻。隨後,手扶棺材又哭了起來。
他這樣反覆無常的折騰,實在令人琢磨不透。秦懷玉等人見他哭得十分傷心,怕他偌大年紀急出個好歹來,勸了半天,才把他勸到前廳。
柳迎春和眾總兵也跟著進了前廳,相勸程咬金,程咬金才止住哭聲,擦乾眼淚。有人端上茶水和點心,用過之後,柳迎春又吩咐擺上酒席。大家吃過之後,共同商議殯葬事宜。
柳迎春說:“如不是懷玉等四位賢弟叫我們等幾天,我們也早把靈柩運走了。”
程咬金說:“現在也不算晚。正好聖旨下來了,賜仁貴金頂玉葬。”
柳迎春提出把棺材運回大王莊埋葬,程咬金說:“既然仁貴真死了,那就埋葬在大王莊,讓他入土為安吧!”
商議已定,立即派人去大王莊準備一切。
一切準備就緒,這一天起靈出殯。男女老少,一片哭聲。看熱鬧的百姓人山人海。
這殯葬的規模之宏大、聲勢之隆重,大概僅次於皇親國戚了。送殯的隊伍猶如長龍一樣,浩浩蕩蕩出了絳州城,奔往龍門縣大王莊。
程咬金活了這麼大年紀,在人生的歷程上經過多少坎坷,遭受了多少罪,闖過了多少險關呀?他幾乎沒有像這次請薛仁貴這樣犯愁。在出殯的路上,他愁眉不展,前思後想,心如油煎。他的腦子裡有兩個問號:一個是薛仁貴還活著?一個是薛仁貴死了?反覆琢磨,哪個問號也去不掉。他暗地裡探聽周青、李慶洪等人,但什麼也沒套出來。
到了大王莊,全莊的百姓,不論和薛仁貴沾不沾親,全都穿白戴孝,出來迎靈。有哭有跳,有喊有叫,有吹有打,有念有敲……
一切完畢,棺材要下葬了,薛金蓮號啕大哭,拼死拼活不讓下葬,口裡叫著:“我那屈死的爹爹呀,女兒我再也見不到您啦,爹爹撇下我們母女,我們怎麼活呀!”
秦懷玉、羅通等人見此情景,如刀剜心,淚如雨下。程咬金神色悲傷,可兩眼猶如閃電,在掃視柳迎春和十位總兵等人臉上的表情,想從他們的臉上搜尋可疑之處,進而順蔓摸瓜。然而,事實令他失望。從他們臉上,沒發現任何可疑之點,更說不上可疑之處了。
棺材入葬,墳頭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