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愛因斯坦在心頭醞釀這個問題,已有10年之久。多少次,眼前似乎閃現出亮光,再轉個彎,該就是光明的境地了。可是,忽然又墜入黑暗之中。又有多少次,他似乎已經走近成功的大門,鑰匙又拿在手上了。可一個不眠之夜後,他又會悄悄走到貝索那裡,輕聲告訴他,手上的鑰匙開不了那扇大門。
再說,大門裡面究竟又是什麼東西呢?
今天,愛因斯坦手裡又握著一把鑰匙。他相信,用這把鑰匙,總能解開那個以太之謎了。可是,在下班的路上,他拖著疲乏而又絕望的腳步,對貝索說:“不行,不行!一切都是錯誤的,徒勞無用的!”
夜深了,愛因斯坦躺在床上,他哪裡睡得著!那個謎還在折磨他。沒有一絲希望,沒有一線光明。但是突然,在籠罩著一切的漆黑的天幕背後,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搏動。出現了一線亮光,黑暗裂開了。一下子,那淡青色的、杏黃色的、血紅色的、絳紫色的千萬道光芒,全部衝了出來。太陽昇起來了,他心裡的太陽昇起來了,愛因斯坦立即翻身起床。他看了一眼正在酣睡的米列娃和小漢斯,悄悄走到外面的屋子,點上煤油燈,開始寫……
愛因斯坦終於找到了解開以太之謎的金鑰匙。
像山裡的溪水,被巨石攔住去路,流水積聚起來,一旦溢位,即為飛瀑,奔騰跳躍,一瀉千里。現在,愛因斯坦的筆在飛馳,像發狂一樣……
5個星期以後,愛因斯坦寫成了《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以前他還寫了三篇論文,連同剛寫成的這一篇,一共有四篇了。在這四篇論文中,他挑了份量最輕的那篇寄到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這次,大門向他敞開了,他成了愛因斯坦博士。但是,當不當博士無關緊要,在伯爾尼的專利局、郵政局裡,博士多的是。重要的是另外三篇論文,他把它們寄到萊比錫去了。
這一切,都發生在1905年。
可也就在1905年,哈比希特和索洛文先後離開伯爾尼。
富於創造性的奧林比亞科學院結束了輝煌的日子。1906年5月,在給索洛文的信中,愛因斯坦不無傷感地說:“你去後,我再沒同什麼人交往。甚至同貝索在回家途中慣常的談話也中止了。”
1905年3月,愛因斯坦邀請哈比希特重返伯爾尼。
“敬請閣下蒞臨我們無尚光榮的科學院召開的幾次會議,這樣就可使它的成員增加百分之五十。”
此後不久,愛因斯坦又給哈比希特寫了如下一封信:“親愛的哈比希特!我們之間現在籠罩著一種神聖的沉默,如果我用無足輕重的廢話來打破它,似乎是一種褻瀆。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一切高尚的東西難道不總是遭到這種命運嗎?您究竟在忙些什麼,您,冰凍的鯨魚,乾癟的罐頭式的靈魂片,而……我還能把充滿百分之七十的忿怒和百分之三十的憐憫都扔向您的腦袋嗎?您可以感謝這後面的百分之三十,由於它我才沒有把裝著切好的大蔥和大蒜的鐵罐寄給悄悄溜去過復活節的您。您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沒有把您的學位論文寄給我呢?難道您這可憐的人不瞭解,我將是高高興興地和津津有味地閱讀它的幾個男子漢中的一個嗎?我答應回敬給您四篇作品,其中第一篇很快就寄去,因為我在等作者應得的贈閱本。它講的是光的輻射和能量,是很革命的。只要您先把自己的作品寄給我,您自己就會看到它。第二篇的內容是透過研究中性物質稀溶液中的擴散和內摩擦來測定原子的實際大小。第三篇證明:根據熱的分子理論,懸浮在液體中大小為1/1000毫米的物體進行著分子熱運動引起的可以覺察到的不規則運動。懸浮物體的這種運動,確實已被生理學家觀測到了,他們稱它為‘布朗分子運動’。第四篇作品是從動體的電動力學概念出發並將修改空間和時間的學說;這篇東西的純動力學部分準會引起您的興趣……您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向您致敬!我的妻子和已滿週歲好尖聲哭叫的小傢伙向您致以友好的問候!”
★ 小公務員的大發現
在伯爾尼的歲月裡,愛因斯坦在科學上取得豐碩的成果,第一批研究結果的問世,就像閃電劃破了時代的夜空一般。1905年,對於26歲的愛因斯坦來說,是碩果累累的一年,對物理學史來說,則是革命的一年:相對論誕生出來了!
在這一年,來比錫出版的《物理學紀事》雜誌上發表了三篇論文,作者是同一個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一篇是討論布朗運動的,用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分子的存在,它的作者在物理學史上佔有光榮的一頁。一篇是發展普朗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