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第2/4 頁)
木現在進行的政務和軍務兩面的改革,有些漢朝制度在裡面,也有些宋朝制度。
比如俸祿制度,吏治,都是師法漢制,而各省的提刑司制度,則是仿的宋制。至於請都察院在各省、府、州縣加設巡按,設立常駐的監察衙門,這是和明制發展純熟的地方有些相似,又有點兒後世的影子。
總之,張佳木自己是覺得,他和張居正那樣的天才相差很遠,儘管後世提起張居正也沒太多好話,制度不行啦,只知道搞錢啊,貪汙腐敗啦,反正雖然是千古一相,但被人詬病的地方可也不少。
但那是看人挑擔不吃力
事情只有自己做上頭緒了,才知道其中的煩難之處可有多磨人。一件事情交待下去能有人不走樣的完成,那就是老天開了眼,叫他少費心力。
張居正當年,辦事之難,也不在他之下,而他還手握兵權,實實在在的掌握了特務權,能殺人,關人,抓人,張居正佈置政務得靠自己的私信,想弄誰,得靠馮保。
弄高拱那回,就沒處理好關係,事情暴露,堂堂首輔被人堵在屋裡賭咒發誓的說和自己沒關係,當時狼狽,可見一斑。
張佳木當然不會有此境遇,他便是要殺誰,誰又有什麼法子?
御史張鵬和他過不去,當時張佳木權威根基尚淺,悍然殺之,給這廝背了一夜土布袋,結果如何?
誰也沒有辦法說他什麼,殺了便殺了,皇帝也都只呵呵一笑的事,誰還來和他較真不成
現在更是隻手遮天,除了內閣中進了一個年富,算是插進了一個自己人之外,六部、都察院,新官制下的很多職位都已經進了自己人,一字可以斷送人的身家性命,一字也可以叫人飛黃騰達,權位至此,還有什麼可說?
要做的事,當然也很方便了。
在軍制方面,採取的應是以宋製為主,添了點後世的東西進去。
比如火、什、隊、營什麼的制度,對應的把總遊擊守備之類的軍官,名稱一律革除,小旗總旗百戶千戶在京營裡也絕跡了,只是千戶以上,涉及到層面太廣,所以從僉事指揮一級的武官名稱,尚且還保留著。
所有的軍職名稱,大半就與後世相同了。
以後世人的習慣來說,還是那般稱呼爽利些。十人一個班,就叫班長,三十人一個排,就叫排長。
以當時冷兵器的條件來說,三十人或一百二十人的連正好可以排成陣勢,指揮起來也沒有什麼不方便。
一個連就算是以前的百戶官,副手就是以前的總旗,試百戶這個尷尬的職位就被取消不要了。
當然,一個現代建制的軍隊會有相應的參謀制度,軍官團制度,軍士制度,後勤、文書檔案收發,軍紀軍法等等輔助的機構,以明軍現在的條件,徹底的改制還有俟時間,暫且只是把做戰部隊的名實相合就已經費了老大的勁了。
至於淘汰下來京營兵,也不能全趕回去吃老米飯。
真正的老弱就一次發給一些補償金,徹底銷除了軍籍,對當時來說,能夠除籍也是一件好事,那些老弱在出營之時,都是歡天喜地,整個京城都是喜氣洋洋……眾人都誇說張佳木仁心德厚,算是又行一大善政。
京營之中,除了軍官,大約能落到好處的也沒有幾個人,雖然關餉比外省及時,也不大剋扣,但上官欺凌,官家的差事做不完,除了不必訓練這一層好處外,普通的營兵也很辛苦。
能夠除籍,當然是一大善政了。只是,幾十年後,提起當年之事,恨的自扇耳光的人,卻也是大有人在。
名實相符,裁撤了不少營頭老弱,整個京營也迅速縮水,下一步,就是徵調核實各省的強兵入京營了。
比之在外省,能到京城當兵當然也是一件美事,況且,入的是精銳營頭,也改了名號,不叫京營或三大營,也不叫團營,直接便叫“禁軍”,當時的話本流行,大夥卻也知道,禁軍是宋太祖挑的天下精銳,是皇帝腳下的親兵,現在能到京師當禁兵,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榮譽了。
第650章 廂軍
各省挑軍是早就進行,就算是當時京中政爭不已,文官和張佳木扯皮之時,外省在錦衣衛和地方衛所的組織下,挑兵是一直沒有停過的。
太保要幹什麼事就一定能幹成,也是當時外省武官的直接印象,而藉著挑兵,錦衣衛的勢力堂而皇之的伸手進地方都司,然後又藉著改革軍制,徹底介入地方軍政,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禁軍的額子是十二萬五千餘人,分駐在原本的京營營地之中,現在各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