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是很擔心勳戚武臣為禍麼?這麼一來,今後與閣臣治天下就要順手的多,太平可立致矣。”
張佳木向來不大插手朝中之事,不象石亨那樣,總是喜歡多事,而且,張佳木有一大長處,就是廉潔奉公,根本沒聽說他有貪汙的事。
象石亨那樣,推薦一個兵部尚書,一個多月就貪汙數以萬計,皇帝當面指責石亨也無話可說。至於曹吉祥,子侄為伯為都督,同黨為一品武官的也很多,在青縣雄州霸州一帶圈地佔田,甚至和齊王等親藩爭奪土地,現在此人也被剷除了,也算是少了一個禍害。
“不錯”皇帝蒼白的臉上總算露出點笑意來,他點了點頭,深為高興的道:“吾聽說李賢無事,閣臣也未有受害者,這真是天大的幸事。也好,此事過後,吾要召見李賢,好好談說天下平定之道,嗯,就是這樣。”
皇帝在此前已經經常和李賢談論國事,經常是一談就幾個時辰,甚為開心。有不少大事,就是在和李賢商量著辦的。
所以皇后一說,皇帝便深為嘉許,心胸裡的擔憂也是減少了很多。
而在皇后這裡,用意也是頗深,只是皇帝一時半會的沒有察覺到而已。現在文官已經儼然成為一個集團,平時不顯山露水,但如潮水衝石,水磨功夫,人不提防,人間至柔,卻也是人間至大。
看著皇帝,皇后唯有心中嘆氣,時運多艱,也只能看李賢輩如何了。這一手棋再下不好,將來如何,恐不忍言。
第504章 寬恕
帝后相顧良久,天氣微明之時,宮中的幼軍又開始了搜捕行動。
因為頂走了牛玉和懷恩,皇帝無奈,天明之時只能派蔣安去協理幼軍拿捕奸賊事。蔣安得此一令,自然無比風光,他在宮中自然有自己的黨羽,於是也一併帶上,數百人大搖大擺,神氣十足的配合著幼軍和錦衣衛在外朝拿人,沒過一會,就是慘呼聲連連響起,而吆喝聲,斥罵聲,此起彼伏,甚是熱鬧。
皇帝看的直搖頭,不過並沒有說什麼。
倒是皇太后攜手皇太子,就在奉天大殿的殘骸上觀察著宮中的動靜。一隊隊持矛荷戟的甲士列隊而過,然後便是一陣雞飛狗跳,接著就可以看到甲士們追逐反亂宦官的景像,有敢抵抗的,自然立刻是亂矛戳死,要不然,就是被砍成肉醬一般。
太后倒沒有什麼特異的表示,皇太子卻是看的津津有味。良久之後,太后看著孫兒如此表現,只得嘆一口氣,轉回身去。
“太后,孫臣有什麼事做錯了?”
看到太后不愉,太子倒也乖覺,連忙也跟進來。
“你要做對了,”太后和顏悅色的道:“怎麼深宮之中,你的親軍如此拿人殺人?”
“他們是亂黨……”
“那也不能由著他們亂來。”太后大怒,語氣自然也是變的凌厲起來:“國家立此宮殿七十年,還是頭一回有甲士入內,老身入土之後,都不知道如何和宣宗皇帝交待”
太后震怒,殿中人自然都上趨奉而出。等人全出來之後,盛怒中的太后卻又換過了顏色,想了一想,便向著皇帝道:“城中情形如何?”
今天宮門和九城的城門仍然沒開,不過,皇帝知道外頭的情形,就是把外頭的奏書塞進門內,或是用吊藍把人吊進來,所以大約城中情形還算明白。
當下畢恭畢敬的答道:“城中還算安穩,曹欽等人已經全部伏誅,石亨等人也被斬首。亂黨韃官,首級懸於各城,以震懾不法。”
太后對這些處置也很贊同,但她是女中豪傑,早就感受到了潛藏的危機。只是此時此刻,她也知道不便表露出來,當下便點頭道:“很好,這都是張佳木之功,皇帝,要厚賞”
“是”皇帝對他這個孃親是佩服到骨子裡的,當下也不動聲色的大聲答應下來:“請娘娘放心,一定會厚賜重賞功臣。”
“嗯。”太后微一點頭,接著,便又心事重重的道:“城中不少百姓是一日不做不得錢,舉家就有斷炊之憂的。細民百姓,一文錢也為難死了。亂了這麼久,聽說正陽門那裡還燒了不少民居,可傳諭給內閣並順天府,酌情撫卹哇。”
“張佳木已經在辦了,東西南北,四城在各處開設了十幾個粥廠,施粥濟民。正陽門的火災被燒的民居,錦衣衛賠償修復,百姓也有銀子可領,所以,沒有百姓成流民,亦無怨言。”
太后想到的,都被張佳木做了個乾淨,這一瞬間,這個曾經給永樂皇帝當過孫媳,侍奉過宣宗皇帝的可以被稱為曾經女主當國的女中堯舜也是迷茫了。
“皇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