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部分(第3/4 頁)
這模樣,有沒有十五?”
“有是有了,小人今年都十八了。”
“十八,長的可真不夠個兒。”
“也是沒法子。”說起這個,薛福壽也甚是無奈,道:“軍戶生計太難了,小人家中兄弟姐妹七人,種的地才十五畝薄田,勉強餬口也難。”
他也是說的口滑,全沒有看到,就在自己身後的百戶和幾個總旗小旗之類的軍官,此時已經是面色如土,不成人色了。
十五畝地,一年全部的收成當是四五千斤左右,連同麥子和一些雜糧之類。
但這些糧食,最少要交一半給上頭,就是本百戶的百戶官。
當然,百戶也沒有全吞,亦要逐層上交。這些糧食,有多少能入國庫,看歷史的記錄就可以了。洪武年間,衛所交糧極多,所以太祖極為得意,養兵百萬,不費國家一錢。
不僅不費錢,還有收入。
這個賬明太祖算的當然很清楚,所以大是得意。不過,洪武年間,將領已經開始逼壓小兵,明太祖有著名的一段話,便是說,小軍不易,一共關那麼一點餉,要養活父母妻兒,持戈衛國,你們再逼迫勒索他,他又如何養活家小,又哪有能力再效力國家?
道理當然是沒錯,不過和人心的貪婪比起來,天大的道理也是無用的。
連明太祖這樣的狠人,用剝皮實草的辦法也阻止不了的事,到了現在,究竟是什麼樣的情形,簡直想也不必想了。
交掉這些糧,剩下來的還得賣掉一部份,留做上京裡班操的盤纏,這個費用是不能省的。以這個薛福壽家的情形,想湊起賄賂到不參加班操的錢絕無可能,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要受太多的罪就行了。
除此,就是鹽和布等一些必須品,還有鐵犁等必要的農具,不論是買或維修,都要一些預算的花費。
這麼一算,就知道日子過的有多緊巴了。
當時又無有高蛋白來補充營養,肉亦不大吃的起,比起那些種私田的農民也是遠遠不如,拼命吃糧,一頓幾斤也抵不得飽,除了給自己種地,還要給上頭的總旗和百戶家裡種地,比起佃農還不如。
佃農最少不會被強迫多做這麼多活計,要上交那麼多的糧食。
軍戶是如此之慘,也就怪不得他們連年逃亡了。
但就是這麼一群人,要每年番上班操,持戈衛護國家,同時還要被皇帝和貴人們支使,剋扣他們的糧餉,吃的是雜糧和野菜,做的是夯土製磚造城這樣的重活,就算不修城牆,也是去陵墓,要麼就是給貴人們做勞役,幹雜活,從站崗到力氣活,無所不包。
現在這情形,一被班操點中,就得老大一筆花費,國家不管,還得自己賠累才能不餓死,不然來回千多里路,加上半年以上的勞役,好好一個壯棒小夥子,從原本的衛所到京師,再從京師回來,經常就去了大半條命。
所以,必須得賄賂上官。在原衛所,賄賂到了,便可以免點檢,少給一些,也能少受些罪,而帶隊的上官,也必須搜刮下屬,把他們的最後一文小錢也榨乾,才能滿足。
張佳木原本以為,這些人敲詐一些,但好歹做活的人能吃飽,現在看來,倒是對這些官員的操守實在也是太自信了一些。
第600章 置法
“帶了多少錢出來?”
說的順當了,自然是繼續向下去問。
“帶了一千三百個大錢。”
“現在還有多少?”
“還有三百多吧,已經用了大半。”
“怎麼就用這麼多了?”
“有時候飯供不上,就只能自己買著吃。又買過幾次瓜果梨子,唉,實在是嘴饞的受不得了。不過,最多的用項還是……”
說到這兒,薛福壽突然打了個楞徵,似乎醒悟過來了。
張佳木卻是聽的極為心酸,這麼大大孩子,手邊有一杆長槍,鐵製的槍頭已經生了鐵鏽,看起來破爛的很。
槍桿上放著一個小包裹,裡頭似乎是一些盤纏衣物什麼的,用一塊破藍布包著,也是破破爛爛的,根本不成模樣。
當時根本談不到有什麼象樣的營地,自己的東西當然是隨身攜帶著,除了這些,就是上頭髮給的一些鑄城用的工具,被隨意放在身邊左右,一會吃完了飯,當然就要繼續使用。
“說呀,繼續說下去?”
這麼一停,當然有極大的文章在。一千多個錢,在權貴眼裡,一個菜錢都不夠。一條黃河捕來的大鯉魚要十兩銀子一條,換錢就是七八千錢甚至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