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4/4 頁)
,這幾天脾氣是好不了了。
王直等重臣,沒有封賞,同時還辭了景泰年間加的太子太保,太傅等官職,用行動來表明,已經與舊朝一刀兩斷。
徐有貞,入閣為大學士,沒有封爵。張家哥倆,這一次沾光不小。他們事先動作很大,事後巴結的快,張軏封太平侯,其弟張輗封為文安伯,這哥倆真的是虎父犬子,原本這一生是沒有封侯的機會,奪門政變,也沒撈著什麼實績,這一次封侯居然也是有份,從洪武之後,明朝重視勳戚,果然也不是虛的。
迎回朱祁鎮的楊善,這一次也撈足了好處,當年就立功不小,這一次政變也參與其中,雖然那晚不曾參與大事,好歹也封了興濟伯,文官封伯,在明朝已經算是很少的特例了。
除此之外,還有海寧伯董興、懷寧伯孫鏜、東寧伯焦禮、懷柔伯施聚、宣城伯衛穎,這些新晉的伯爺全是高階武官,都是十團營和三大營掌營的武將,奪門復辟,沒有什麼功勞,但朱祁鎮封賞他們,自然也有自己的用意。
大同守將郭登已經封侯,勢必不能再封,而且雖有書信傳來表示效忠,但棄用是肯定的事,前朝舊臣,用之不得。
朱祁鎮這會大封武臣,也是打造自己的武臣班底,用心很深,也是正常的帝王手腕。
這一回,最倒黴的就算是武清侯石亨,沒有什麼封賞不說,原本的京營權柄還被分了不少出去,聽說在家裡摔盆砸碗的,鬧的不輕。
但他的爵位,沒有大功,則沒有升一級的可能。已經是侯爵,再上則是公爵,明朝公爵,豈又是那麼容易得來的?
至於他的侄子石彪,在原本的歷史裡也是要封伯的,但這一次,也是沒份了。
封賞名單一下來,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但正南坊和宣南坊的一些地方,最為關注的,當然還是張佳木的封賞。
已經是錦衣衛指揮,掌印辦事,這顯然是不夠的。再下一步該是如何,自然也是所有人的關注重點。
對於張佳木本人來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