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翦滅三府”的任務,後來反倒成了攻打皇宮的主力。
李隆基還得到情報,韋氏對高力士和崔日用並不信任,她又派御林軍將軍韋忠率三千兵馬尾隨在後,一則用以監視高、崔的部隊;再者如發現他們不用力盡命,立即補充上去,一定要把三府殺個寸草不留。
“計劃不為不周,用心不為不惡毒。”李隆基心想,“你從外面攻打我,我便從內部攻打你,掏出你的心臟。”他做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把他的指揮中心設在御花園之內。
內苑總監鍾紹京是管理宮內上千名工匠的總頭目,對韋氏、宗楚客等人的惡毒兇殘見得太多了,如果讓他們獨霸了朝政,這日子就設法過了。他們嗜殺成性,那麼多有本事有能力的人都死在他們的手下,我這個工匠頭目算什麼?稍有不慎,吃飯的傢伙就會被他們端了。權衡再三,他決定投靠李隆基。在後苑築了通向宮外的暗室,稍作佈置,就成了李隆基的指揮部。鍾紹京手下還有一批效忠唐室的工匠,他們便成了李隆基的衛戍部隊,日夜拿著鋤頭鐵錘斧子等工具,以勞動為掩護,執行著保衛他們心中偶像的神聖任務。
李隆基早在兒童時代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偶像了。
他七歲那年,則天聖神皇帝坐朝,文武百官鴉雀無聲,肅立兩旁,恭聽皇上訓示。四周一片寂靜,就連遠處幾個麻雀在樹梢上打架都聽得清清楚楚。
就在如此莊嚴安靜的時刻,突然一陣馬蹄聲夾雜著滾滾車輪聲,由遠而近,眼看進了御殿大院,一直衝向朝堂。值班衛隊忙去阻攔,馬車竟不停,直到一群衛士上前拉住馬車,勒住馬韁,馬車才緩緩停住。
“誰敢私闖朝堂,快給我拉下車來。”武則天大怒,咆哮著。
還沒等衛士去拉,車簾一挑,一個身著華服的孩童猛地站在車轅上,從腰間抽出佩劍,揮動著對圍捉他的衛士們說:“還不快些滾開,這是李氏江山,大唐朝堂,誰敢阻攔本王車駕?本王上朝,坐轎乘車由我的便,不用你們過問。若不讓開,小心本王取了你的腦袋!”
武則天在御座上聽得真切,忙喝開衛士,叫道:“隆基孫兒,快上來。”
李隆基跑上大殿,正準備行禮跪拜,被武則天一把抱過來放在膝頭上,親了又親,又對眾大臣道:“此兒將來定是安邦定國的天子!”
在那風雨飄搖、人心惶惶的亂世,人們心中都期望有一個力挽狂瀾的英雄,一個真命天子,一個眾人崇拜的偶像,於是李隆基便被推上前臺。只要他振臂一呼,立刻應者雲集。
“殿下就在我們御苑內!”工匠們互相傳遞著這個鼓舞人心的訊息。
太平公主獨自一人在府中獨斟獨飲。
這幾天特別緊張,她想鬆弛一下。她回憶被崔湜輕輕抱起來,輕輕放到床上的情景。很奇怪,她卻沒有那個興致,冷冰冰地回絕了他,想起來很不應該。如果是現在,該多好。可是去傳喚他的人已走了一個多時辰,還沒有來,她情急難熬,焦急萬分。
擺的酒菜早已冷了。
酒菜冷了,可心裡在燃燒。她一杯接一杯不停地喝,心想他來了第一句話我會說:“恭喜你呀,入閣當宰相了。”他一定會說:“全靠公主殿下的提攜。”其實完全是韋氏的意思,不過我沒有反對,還附和了一聲,當然也算提攜。他這個人我還不知道,油光水滑,要是當著韋氏,他更會這樣說。我還要問:“聽說你捱了武豔一巴掌?你給我說說。哼,你不說就當我不知道?”
“公主殿下,您過量了,不要再喝了……”侍女們都勸她。
她不聽,還要喝。
眼前出現人影,她問:“是崔湜來了嗎?”
“不是,是宮裡來人請殿下去議事的。”
酒醉心明白,她覺著奇怪,她今天到這所府裡來沒人知道呀。看來人,不止一個,是一大幫。反正跑不掉,她大聲說:“走,快備轎。”
在一旁的薛崇簡阻止道:“母親,您不能去。”
“去,沒有事,那韋氏豈是我的對手?”
太平公主醉醺醺地上了轎,後面緊跟著薛崇簡。
這是韋氏、宗楚客和安樂公主共同策劃的陰謀。
“以皇上的名義去請他們來。不來,抗旨;來了,那就由不得他了。”安樂公主人小鬼大點子多,她提出了這個建議。
“還是公主聰明。佩服。”安樂公主因大膽承擔給父親送蒸餅的任務,為藥死中宗立下頭功,成了他們幾個人眼中的“英雄。”韋氏、宗楚客同聲表揚她。
“如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