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天晚上,太平公主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與張昌宗對飲。酒至半酣,太平公主才說話:“張郎,你我恩愛一場,我很不忍離開你,但更不忍耽誤你的前程。明日,我把你舉薦給我的母親當今聖神皇帝。只要你能討得她老人家的歡心,你一輩子的榮華宮貴、高官厚祿就都不愁了。”
張昌宗在公主府過著神仙般的日子,本不想離開,但聽說有高官厚祿,榮華宮貴的好處,便動了心,但口中仍說:“公主待我如此之好,我實在離不開你。”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進宮之後,我們仍有機會相見,千萬不要為了我而誤了你的前程。”公主說著,眼圈也紅了。
因為明朝就要分離,二人早早安歇。當晚,更是說不盡的恩愛,海枯石爛,永不相忘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為了感謝公主的知遇之恩,張昌宗也向太平公主推薦了一個人。他說:“公主對我,恩重如山。為報答公主,我向你舉薦我的哥哥五郎張易之。他年輕美貌,不亞潘安。最要緊的是他會制春藥,又對採補之術很有造詣,你如與他相交,定能青春長駐,長生不老。明日,我修書與他,叫他到你府上與你相見。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太平公主聽說張易之有這許多好處,恨不得馬上與他相見,忙說道:“你快快修書,明日我派人把他接過府來,給他撥所院落,便於起居。你兄弟相見,只管到我這裡來便是。”
第二天,太平公主把張昌宗帶進宮去,舉薦給母皇。那武則天見了這豔若蓮花的美男子,又驚又喜,驚的是人間竟有這麼美的男人,簡直通身找不到一絲缺點;喜的是他即將陪伴自己歡度良宵。真是說不出的高興,把女兒太平公主著實嘉獎一番。
是晚,張昌宗陪聖神皇帝武則天枕蓆,伺候得她滿意,當夜就封為飛旗將軍。從此,張昌宗日陪飲,夜陪宿,雙宿雙飛,歡愛無比。武則天自覺年輕了許多。
眾臣僚見聖神皇帝對張昌宗如此寵愛,也紛紛拍他的馬庇,當人們齊聲讚賞他的粉臉美得像蓮花時,內史楊再思馬上糾正說。
“你們都沒說對,不是六郎似蓮花,而是蓮花似六郎。”
聽說自己的小情人有如此這般的美貌,武則天大喜,忙命左右取出二百疋絹來,獎給楊再思。
話分兩頭。且說當天太平公主派人,拿上張昌宗的信,不到一個時辰,便把張易之接進府來。太平公主抬眼看去,那張易之眉如彎月,目如秋水,肌膚白裡透紅,細嫩無比。較之其弟,別是一番風韻。是夜與之共眠,果如張昌宗所言,其妙無比。
且說武則天登上帝位後,最高興的除了她自己以外,就要算武承同和武三思了。他倆是武則天的侄兒。他們想,現在是武家的天下了,有了武家的皇帝,能沒有武家的太子?如果立武家的太子,那首先當然是我們了。於是他二人爭著向武則天討好。
長壽二年九月,武承嗣發動五千人上表,請武則天接受“金輪聖神皇帝”的尊號;第二年,武承嗣發動二萬人上表,請武則天接受“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的尊號。“金輪”指佛教中的轉輪聖王,“越古”,即古今未有的意思。把武則天抬得高高的,她當然高興,但她覺得還不夠,又在前面加上“慈氏”二字,這就面面俱到了。於是便成了“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念起來乎有點彆扭,但武則天喜歡。
見武承嗣邀功博得武則天欣賞,武三思不甘落後,他的計劃更妙。他把四夷的酋長都發動起來,共同鑄造一根粗大的鐵“天樞,”立於洛陽皇城正南門,上面銘記聖神皇帝廢唐興周的功德,以傳之後世。武則天對此興趣更大,她下令造九州銅鼎,與“天樞”對應,用銅五十六萬零七百斤,上面鑄的是各種吉祥的花紋圖樣,以顯示國威和皇權。
當武承嗣。武三思為爭當皇太子挖空心思向聖神皇帝武則天邀功討好時,太平公主正與張易之在情愛的春夢中沉睡。一覺醒來,才發現自己又慢了一步,不過她認為,如果立武姓皇嗣,只有她最有資格。她是聖神皇帝的女兒,母親把帝位傳給女兒,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她覺得她最有把握,你武承嗣尊上“金輪”也罷,你武三思鑄造“天樞”也罷,都是虛名,於母皇有多大好處?太平公主要使母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她決定把能使母皇得到歡樂、得到青春的張易之奉獻出來。儘管,她很捨不得,但為了從母皇那裡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她再一次忍痛割愛。
還是在一個晚上,她擺好了酒宴,與張易之對酌,把過去對張昌宗說的話大同小異地說了一遍。張易之與他兄弟一樣,也是個利祿鬼,只要能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