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認為汪直不守信用,此後一直拒絕汪直商船入境。實際上汪直的貨船被大明廣東水師扣押並一把火燒掉。大明廣東水師的一把火,不僅燒掉汪直一船貨物,燒掉汪直的信用,也間接導致土蕃國數十萬人喪生,這些病人本來是指望汪直送藥來救命的。等到汪直再籌集一船青蒿草藥趕去爪哇時,一切為時已晚,瘟疫已奪去爪哇數十萬人性命。汪直也因此恨透大明朝的海禁政策。
“大明政府應尊重我們這些日本商人,尊重彼此差異,保持溝通對話,我想這場貿易戰爭不會打響;大明政府關閉市舶司,斷絕我們跟貴國商人通商貿易,我們才迫不得已在中土幹起走私貿易的勾當。如果有正常渠道可走,我們不至於此……”
在寧波朝貢中,辛五郎有幾個親友被明朝官府殺害。辛五郎對這件事始終耿耿於懷,逢人便嘮叨幾句,表達自己的憤怒:“這一仗也不是我們非要打不可,是明朝昏君太過無恥昏庸,貪官太貪婪可惡,才逼使我們只能使用武力表達我們的憤怒。朝貢是什麼?就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向大國討好巴結,但明朝怎樣對我們呢?鐵拳怒打笑臉人。即使當初寧波朝事件是我們九州貢商先出手鬧事,大明朝廷也應該妥善處理這件事,不應該實行海禁,斷絕兩國民間的友好往來。可大明朝昏君庸臣自視天朝大國,目空四海,居然使出禁海的昏招,自斷沿海百姓的生路,也斷絕我們九州商人跟明朝百姓進行通商貿易往來。置我們及江南千萬百姓於死地。朋友,當你想做些正當生意掙口飯吃,有人卻跳出來不分青紅皂白把你的飯碗無情摔碎,你將作何感想?這些昏臣庸官太無恥太可恨了,你不打他,他們就不怕;你不打他,他們就不倒!”
王婆留既不反對汪直造反,也不擁護汪直使用暴力,他是個中立者,主張有限使用暴力,對於暴政,對於某些無惡不作的“強盜”,非暴力手段不能解決問題。王婆留的暴力是有目標的,並選擇性使用,並不是無差別濫用暴力。(而汪直在後期,特別在嘉靖三十二年,基本上放棄走私貿易的生意,專事搶掠,帶領倭寇大肆劫掠東南,給東南沿海地區帶來極大的災難和惡劣的影響。這些事情恰恰是濫用暴力行為,結果招致天怒人怨,成為眾矢之的,導致眾叛親離,到頭來只能忘命天涯。濫用暴力的人都沒好下場。)
汪直這次進京,利用言官的力量把剿倭死硬派閩浙總督朱紈拉下馬。朝廷把朱紈打發到浙江做巡察,雖然官職不低,卻是明升暗降。巡察官作為監督、考察、評價地方官員執政能力的官職,看起來很威風,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實權,也就是朱紈的軍權徹底被剝奪了,只作個軍事顧問的角色,指導一下俞大猷等軍事將領怎樣行動。當然,俞大猷等軍事將領也未必會再聽這個老上司的話。朱紈也為言官胡亂攻訐他這件事感到大為光火,曾感慨說:“倭賊易逐,家賊難防。”他對士大夫好心辦壞事,不切實際妄議朝政的誤國行為深惡痛絕。
汪直深知他用陰謀詭計扳倒朱紈,他改變的只是閩浙官員的人事變動,卻改變不了朝廷既定的剿倭戰略。朱紈倒掉,汪直的舟山烈港基\地面臨官兵掃蕩的危機暫時解除。汪直贏得一年半載時間經營舟山烈港基\地,他在這段時間內必須加緊招兵買馬,修築防禦工事,貯備充足的糧草彈藥,以備和大明官兵在海上進行曠日持久的陣地爭奪戰。
汪直從雙嶼島撤到舟山群島第一日起就有種不祥的預感,一場更大的不可避免的血雨腥風即將到來,大明朝廷已舉起冷酷無情的屠刀,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砍向他們這些海賊的腦袋,他們現在惟一能做的事就是奮起抗爭,以暴易暴,用暴力回敬大明朝廷,徹底把大明朝廷打痛了,也許能讓這些當政者吸取一些教訓,改變濫殺無辜的主意。
朱紈倒下了,繼任者是王忬。王忬上任浙江巡撫後,海禁政策更加變本加厲。王忬由山東巡撫被嘉靖皇帝委任為提督,巡視浙江及福州、興州、漳州、泉州四府的剿寇軍務。王忬到任後,先後上疏總提供了十二條治倭策略,重用俞大猷、湯克寬等得力參將,抗倭主戰派。奏請朝廷解除了一批作戰不力的將領。招募勇敢,增添器械,厲兵秣馬,準備清剿以汪直、徐海、陳東和麻葉九怨等為首的幾個倭寇大酋。
山雨欲來風滿樓,汪直舟山烈港那張自由貿易港口的招牌還能掛多久?朝廷什麼時候派大軍登島把這張招牌摘掉並踩在腳下呢?黑雲壓頂,大浪將來,汪直預感到老天爺給他準備應付明軍對海盜大決戰的時間實在不多了。
第二卷 悲茄怒角
第一章 徽商古風
當惡魔猖狂的笑聲如同噩夢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