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王洪文傳 > 第51部分

第51部分(第2/2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問題的決議》,內中關於徹底否定“文革”和正確評價毛澤東功過的論述,成為我寫作的指導原則。

我希望作品具有文學和史學的雙重價值。我相信手頭的長卷是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即便是冷置十年,在十年後仍能面世,仍會擁有讀者。

一九八七年秋,中共十三大的召開,給中國文壇帶來寬鬆的氣氛。《新觀察》雜誌打來長途電話,率先連載了《姚氏父子》(《姚文元傳》初名)部分章節。不久,香港《大公報》徵得《新觀察》的同意,連載了《姚氏父子》。內地多家報刊也搞載或連載。

《藍蘋外傳》(《江青傳》初名)原本在一九八七年第一期《青春》文學叢刊上發表。當時已經印好。鑑於一九八七年初的形勢,不得不化為紙漿。該刊在一九八八年初按原發排的清樣重排,一字未易,在一九八八年二期發表。刊出後,香港《大公報》即予以連載,《文學大觀》和《法制文學選刊》也全文轉載。此書以兩個月的速度出書,第一次印刷便印了二十萬冊。

時代文藝出版社梅中泉先生來滬,取走了《張春橋浮沉史》(《張春橋傳》初名),同樣以兩個月的速度印出。

這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原先積壓了滿滿兩抽斗的文稿,竟這麼快都變成了鉛字,飛入千家萬戶。

江、張、姚三書的出版,使我下決心把王洪文傳寫出來。

說實在的,雖然關於王洪文的採訪,早在一九八六年已經基本完成,但是我除了寫好一個簡略的提綱及開頭第一章之外,沒有寫下去。因為在“四人幫”之中,我覺得江、張、姚有深度,有厚度,經歷曲折,閱歷廣,寫作時拉得開,波瀾起伏。王洪文呢?與江、張、姚相比,顯得淺保所以,對於這位“造反司令”,我沒有太大的興趣。我寫完第一章,便擱筆了。

在一九八八年春,當江、張、姚玉書都已改定,我才拿出兩年前寫的提綱,重聽當時採訪的一盒盒磁帶,著手寫《王》。我又作了補充採訪。這樣,我終於寫完這部長篇。

我感謝上海國棉十七廠給予的大力支援,使我能夠在該廠進行廣泛的採訪。我也感謝幾十位當事人給予的可貴的幫助,只是我無法在這裡開列長長的名單——雖然其中不少人是當年上海“工總司”的頭目,但是在我向他們進行採訪時,大都並不迴避當年的那段難堪的歷史,以歷史的見證人的身份如實地向我敘述自己當年的所見所聞。作為作者,我感謝他們的坦率和誠摯!

值得順便說明一下的是,“四人幫”是一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這四部長篇又各自獨立成篇,單獨出版。我在寫作時,作了總體安排,各有偏重。例如,寫作《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在《張》書中一筆帶過,而在《姚》中則作為“重場戲”。

安亭事件、一月革命以及一九七六年的上海武裝叛亂,在《王》中詳細鋪陳,而在《張》、《姚》中則只是“過場戲”。

巴金在《隨想錄》中曾再三呼籲,用“受難者的血淚”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館”。

磨難重重,“文革博物館”迄今還只是處於呼籲階段。我願把我的這四部長篇,化為四塊磚頭,獻給那座迄今尚未動工的“文革博物館”吧。

借本書印行之際,向給予熱情鼓勵、支援的時代文藝出版社梅中泉先

全書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超級撿漏王神秘山裡漢:買妻種田,生個崽整頓古早文,再見了男主(古惑仔漫畫同人同人)古惑仔漫畫同人之師父成夫記獵主 (青梅竹馬之四) 凌豹姿拳定天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