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第2/4 頁)
樣一展拳腳嗎?交州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承載著他無數地希望,無論如何他也不希望現在就離開。
“朕給你五天時間,然後就隨朕一同回長安吧。”陳博卻似乎完全沒聽到張識文地話一般,自顧說道:“長安尹現在還是劉虎兼著,回去就叫他讓給你。嗯,長安尹好像小了點,關中令如何?”
“皇上!”張識文稍稍提高了一點聲量,急忙辭道:“臣出身貧賤,才淺德薄,資歷威望皆不足擔當如此重任,還忘皇上另擇賢才!”
“笑話。”陳博不以為然地說道:“你看朕的這些大臣們,還有幾個是豪門大閥出身啊?若說資歷威望,六部尚書中資歷最高的就是莫立源,知道他之前是什麼官嗎?散秩郎中,論品階只相當於一個縣令,朕還不是照樣讓他擔任工部尚書。真論起資歷威望來,他們六個加起來都比不得你一半!至於才德,朕心中自然有數。”
張識文微微一愣,這本來是他最有力的推辭藉口,可是現在反而毫無用處。關中令論品階比刺史還低一些,可是掌握的權力卻遠不是刺史可相比地。關中是大陳京畿之地,掌管關中政務地關中令即使是站在朝堂上,也是僅次於六部尚書地。不論是大陳還是前朝,擔任此職的一般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地重臣勳貴,旁人即使再有才能,也是無緣問津地。
“可是交州現在負擔著朝廷平叛大軍的軍需補給,臣身擔重任,一時實在走不開,還請皇上另擇人選。若非臣不可,也需要多些時日才可。”看陳博這架式,顯然心意已決,張識文自知難以推託,便只好用上拖字訣了。皇上多半也是一時興起,等到他回到長安,群臣環繞,說不定就會忘了這事兒了。
陳博臉色卻陡然變得嚴肅,沉聲說道:“你以為朕給你地五天是用來做什麼的?關中乃大陳畿輔之地,本就應該是天下最繁榮安定之所在,朕要多容忍五日便已經無法忍受了,一刻也不能再寬限了!朕也不怕實話告訴你,朕不僅要你給朕治理好京畿,朕還要你和朕一道開創大陳之盛世。”
看到皇帝有此雄心,張識文也不由感到欣慰。若是三年前讓他遇上陳博,只怕他會為這句話便心甘情願的誓死效忠。可是他現在卻與交州有了割捨不開的關係,要他現在離開,不論是什麼理由,都讓他難以決擇。只不過這也是一次難逢的機會,一次可以幫助楊誠實現理想的機會。“皇上有此心志,實是天下萬民之福。只是天下大治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皇上若真要用臣,請給臣兩個月時間,若兩個月后皇上心意未變,臣自當效命!”
陳博微微皺眉,深深地看了張識文一眼,似乎在考慮其提議。隔了良久,他卻突然笑道:“準卿所奏!朕本來還以為你至少要拖個一年半載,既然只有兩個月,朕當然就如你所願了。朕也不希望因為你的離去,而讓交州失色。”交州,或許也承載著他一段美好的回憶吧。
第七卷 第一百四十五章 決戰洛陽·三十九
中軍大帳中,楊誠看著張晉根用飛鴿傳回來的訊息,眉頭微皺。南乘風的此番做法,讓他著實有些氣憤。他讓張晉根去徐州,本想讓兩家停息干戈,就算不率兵協助攻打洛陽,至少也得把精力放在各自的政務上才是。可是南乘風絲毫不領會他的苦心,反而藉機鬧出這一著,將局面攪得更復雜。
張晉根也在信中表達了他現在的疑慮,雖然已經踏上了去見南乘風之路,不過到底要如此解決,卻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案。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其求助之意還是很明顯的。的確,南乘風這一舉動實在太出人之意料。他確實不敢打張晉根的主意,可是他卻並不甘心與葉家的爭鬥以這樣的結果結束。
“莫非他竟早就謀劃好了嗎?一切未免也太巧合了吧。”知道事情的經過後,韓亮青也是一臉的不可置信。張晉根考慮的是對方的謀略,不過在他這樣的老將眼裡,卻關注對方的軍事動作。的確,從葉浩仁襲擊張晉根,再到南乘風歸還徐州、兵發三路,相差可以說沒有超過一天。要知道數萬兵馬的排程,特別是又分散在距離並不太近的各個地方,這些可都不是這麼短地時間可以完成的。
楊誠搖了搖頭。嘆道:“當然不是他的謀劃。南乘風恐怕一得知我派晉根去徐州的訊息後,便決定放棄徐州了。他之所以潛入葉家的勢力範圍去見晉根,恐怕本意就是搶在葉家前面獻上半個徐州,讓葉家陷入被動之中。偏巧葉浩仁出現,才讓他臨時改變了主意,揚州軍早已調走,才讓他來不及求援沛城,但要轉而進攻豫州,卻剛好合適。聽說之前駐守沛城的是他一支親信部隊。有這樣的機會讓他復仇,他又如何會放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