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省錢,酒店和機票是要提早很多天定下來的,這樣才能定到特殊的折扣,但壞處是不退不換。途中發現酒店的位置不好,也只能千里迢迢坐著地鐵每天趕回郊外。飛機坐的是廉航,舒適程度倒沒什麼不足,只是不能帶任何大行李,只能帶一個小小的登機箱,整整四十天旅途中的一切用品都要塞進去,於是只好減省了所有能減省的物品。每天有定額的預算,完全不夠下飯館,超市買東西路邊吃是最經常的方式,隔幾天能去吃一頓正經的館子,吃完之後的心疼程度時常大於胃口的享受。飢餓是貫穿始終的記憶。偶爾省下飯錢,喝杯小酒,是我們最大最奢侈的享受。為了省地鐵錢,城市不大就完全靠走,在羅馬從城北穿到城南,在巴黎從城東走到城西。有時候一走就走到天黑。
經過這些,我們倒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第一是對城市的邊邊角角有了更驚喜的發現,偶爾路過一條小街,買到極便宜、極甜的桃子,滋味極美,兩個人坐在夕陽下的路邊臺階上吃,心裡感覺特別幸福。另一點是減肥,暴走的旅行剛開始兩個星期,我們就都掉到了自己體重的最低點。從歐洲回來之後,我們再也找不到那時又黑又瘦的健康體型了。
想去的地方很多,值得去的地方也很多。只是門票加起來就是一筆不菲的花銷,有時候難免在肚子和眼睛之間權衡,眼睛於是輸給肚子。在佛羅倫薩的時候,非常想走上一次百花聖母教堂的穹頂,但是8歐元的價錢讓人猶豫了——8歐元可以吃兩頓簡單的午飯。於是站在教堂裡仰望了許久那美麗的穹頂,還是離開了。一路上,這樣留下了許多空白。
對這些沒能造訪的地方,遺憾是有的,但也不算太遺憾。那些夢想中的城市,能到達就已經滿意了,能看到那些以前只在書裡、在畫裡見到的地點,心裡就激動得不行,進不進去倒是次要。站在一些傳奇建築外,會有一種不真實的錯覺:我真的在這裡嗎?我真的看到它了嗎?這種感覺足以讓心裡渴望的坑填滿,並不是非要走進其中不可的。古人講王子猷乘興而至,興盡而歸,我們在羞澀的口袋和強大的願望的推動中,也上演了許多次這樣的而至而歸。
收穫真是多得不得了。能寫下的遠小於眼睛能接收到的。眼見為實,經典的東西是真的經典。在梵蒂岡的一天身體很不舒服,肚子痛得走不動,但眼睛裡見到的一切足以讓人忘記所有疼痛,在近乎麻木的狀態下捨不得走,想要多看一些,再多一些。如果沒見過這些傑作,我永遠不知道人類的精神世界曾到達過如此的高度。在馬德里的普拉多、在巴黎的羅浮宮,最後都有這樣的感覺:政治王國的分分合合最終會成為過眼雲煙,在歷史的交替中,只有這藝術的王國是真正留下來的,是永恆的存在。
最後寫成的歷史系列,講這些城市的故事和背景,主要是希望給大家一些旅行的資料。歐洲自由行開放好幾年了,簽證越來越容易辦,旅行社的旅行套裝也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歐洲造訪。在這種時候,很想給大家寫一點輔助的材料。它們不是攻略,網上的攻略已經很豐富,細節也很全,什麼樣的旅程都能查到。它們只是一些背景資料,希望能給遊人勾勒最粗略的輪廓線條,畫出一座城市在歷史中的樣子。當我們都能有機會去看,看到什麼就變得重要起來。蒼老建築的碎片中,刻寫著曾經的刀光劍影,裙角飛揚。
最終是故事標記了一座城市。所有的城市都顯得相似,如果不是其中的人讓它們不同。城市和人總是交疊的,人點亮了城市,城市銘記了人。人是世界最終的風景。
邁錫尼·史詩·公元前800年
第一站是邁錫尼,它是歷史分岔的結點。
尋訪歐洲歷史,心裡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歐洲文明和我們為什麼會不一樣。19世紀,當兩種文明碰撞相遇,炸得一片狼藉,我們能考慮到高明與落後的技術差異,但難以顧及更多。現在戰亂消散,歷史不那麼緊迫了,我們透過塵煙回顧,可以看到兩種文明這整整3000年都是不一樣的。它們在3000年前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在那之後便分道揚鑣。
3000年前的歐洲文明高峰在邁錫尼。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青銅時代的盛世,無論從時間跨度還是文明習俗上看,都和我們的商朝有很多相似之處。邁錫尼是古希臘的緣起,古希臘是歐洲的緣起。邁錫尼衰落了,但它一直沒有消失,它始終存在,成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傳奇。
每個文明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上古黃金時代,我們有堯舜禹,歐洲人有特洛伊。不瞭解特洛伊與邁錫尼,就不瞭解歐洲18世紀之後的許多理想。我們用兩千年時間演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