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慾望、填補了金錢有限的缺憾。如果沒有克己的勇氣,與人以方便的信用卡則會滑落到另一種境遇。
仔細盤點信用卡,其實這幾年來民間消費能力並未隨著信用卡的增加提升很高,那麼許多信用卡與現金卡出借大量現金又用來做什麼?銀行方面能發現,他們不是都從事商品消費,而是有相當一部分用來養卡借貸還債、再借貸再還債,在以債養債的情形下,不少人成為了卡奴。
陷入卡奴的境地,對持卡者和銀行來說都是一種不願意發生的悲哀。這也似乎是銀行無法避免的矛盾,一方面要廣開渠道,一方面又要承受卡奴無法償還債務的後果,結果,銀行的業務越來越複雜,卻又無法解決這種矛盾。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卡奴易感人群(1)
第三章 從卡主到卡奴
第三節 卡奴易感人群
曾經有人這樣戲語:“想要一個人墮落嗎?就讓他多辦幾張信用卡。”這或許是一種調侃,但是卻也隱喻著現實中一種無奈的悲情。
● 白領瀟灑淪為潮流卡奴
在時尚、前衛面前,白領是弄潮兒的健將。白領不富裕卻也遠離貧窮。在物質享受日益品位化的今天,他們不僅舉手投足間不願意有半點庸俗,而且在對消費品更新換代並向奢侈化的升級方面,表現的神速與狂熱,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但畢竟時尚和潮流的力量太大,白領在這些面前頗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勢。白領的消費價值取向已經不再停留在必需的水平上,而是追求比必需更為抽象卻又更加具體的層次上,面子與享樂觀。對於死撐面子的他們,信用卡恍若從天而降的“救命稻草”。
白領是中國最先進入刷卡消費時代的人群,也是主導人群。全國白領中有八成人擁有信用卡,約有四成白領成為信用卡“卡奴”。信用卡已經成為大多白領錢包中不可缺少的“名片”。說的用的想的都是信用卡。西西辦公室裡,一到午間休息時,他們談的最多的話題就是卡卡,什麼哪家銀行發行了新功能的卡片,哪家的信用卡積分達到多少能換取什麼禮物,誰誰又辦了新卡,諸如此類。白領們每天樂此不疲地交流談論,信用卡幾乎和化妝品、髮型、衣飾一樣,成了白領們最樂意談論的話題。
很多人勞碌一生只能買套房子,於是成了“房奴”;很多人為了闊氣,貸款了轎車,於是成了“車奴”;現在很多人為了買時尚的手機、電腦等消費品,喜歡刷卡消費的白領們發完工資便直接轉帳到信用卡進行分期還款了,能夠生活用的錢已經所剩無幾,更別說存款了。擁有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消費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信用卡持有者背上了一個千百年來,任何人和民族都不願意承受的“奴”字,問題就出來了。
其實,擁有信用卡的也不只是白領,社會上的各種人士,如金領、個體商人等。但是,他們成為卡奴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們對信用卡沒有依附性,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必要把信用卡作為即時的支付源。他們忙於工作與應酬,對於時尚等東西也不會太過關注與追趕,最多也就是去銀行按揭房貸和車貸,而這些信用卡完全不能代替。從當前的物價指數與所謂的白領收入水平分析,一般白領本身的收入確實無法觸及,向信用卡“借錢”就成了最不為人知的方法。
白領淪落為“卡奴”的原因可能不只這些,但有四成白領淪為了“卡奴”已經是事實。在生活節奏快速的今天,我們不能以靜態的眼光去看待動態發展的事情,今天是四成,也許到明年就上升到六成。淪為“卡奴”和有淪為趨勢的白領們該清醒了,與其每個月還款時叫苦連天,不如趁早擺正對信用卡的認識態度,合理地運用,因為沒有人願意成為“奴隸”。沒人願意,並不代表不會有人成為卡奴,在我們身邊經常有白領不自覺的淪為卡奴。
姜姜就是典型的一個。姜姜是一家報社社會經濟欄目的記者,單身的她現在可說是名副其實的白領。從象牙塔裡出來的她面對著一個五彩斑斕的新世界。剛參加工作那會兒,穿著T恤牛仔褲出入金碧輝煌的大集團,特覺寒磣,上班起初的工資全用在包裝上。有一次,她和同事逛超市,姜姜因為口袋裡現金不多,不敢朝貴重的櫃檯奔,只敢挑一些中低檔的物品。而她的同事可不管這些,最後,他們去收銀臺付款,姜姜從皮夾裡拿出一疊鈔票,一張張數給銀臺,收銀員像防疫站檢疫員又一張張數著驗證著真偽。而姜姜的同事則拿出一張薄薄的卡片放在收銀臺上,然後是刷卡、輸密碼、簽字,那種優雅那份瀟灑,姜姜覺得帥呆啦。她突然覺得自己數錢的樣子太俗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