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第1/4 頁)
遂兵分兩路,高歌猛進!
撫遠大將軍飛揚古與都統伊勒慎領八萬兵為北路軍,北上佔領札薩克圖汗部草原,緊緊扼住葛爾丹向西借路都爾伯特汗部南下伊犁的咽喉之地。康熙攜胤祥兩兄弟與護軍統領瓦爾達領十萬兵為南路軍,以收服和碩特區域為初級目標。向西南直抵準格爾之核心區域伊犁。
南路軍一路如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地,無論城集牧場,要麼逃之夭夭,要麼俯首投誠,鮮有敢以刀兵相抗拒者。康熙大筆大筆地不斷給予名號確認。分封牧場,仗沒有打一場,卻被這些懷柔撫慰的事情給累了個夠嗆。所幸地是,投降的這些部落踴躍獻輸糧草,也沒有讓康熙白忙一場。
等到康熙把整個和碩特(吐魯番、昌吉)盡數收入囊中的時候,北路軍卻是叫苦連連。他們不是遇到了什麼強勁的對手,卻是遇到了非暴力不合作地冷遇。
對於札薩克圖汗部來講,他們雖是位於葛爾丹的治下,可地處三國的交界處,羅剎、清朝。準格爾的勢力在這裡犬牙交錯,確實是有苦難言。順了清朝吧,葛大汗和羅剎不幹,天天來打你,清朝時常是鞭長莫及不能幫忙。順了葛爾丹吧。西蒙各部又總是來威脅,康熙皇帝馬上要打過來了。幾易其手的日子也的確給了他們血的教訓,每次改換門庭之後的秋後算賬讓他們提心吊膽,再也不敢相信誰方才是真正的大漠霸主,任你康熙也好。葛爾丹也罷,能虛與委蛇的,自然是決不挺腰子。也不出死力幫你堵截葛大汗。
茫茫草原,八萬兵能頂屁用?飛揚古正是因為得不到他們地幫助,才夜不能寐的。
請康熙去攻打伊犁,多少有些拍馬屁的意思,阻截葛爾丹的硬骨頭,當然是飛揚古這做奴才的來但當了。每日裡望著自己地幾萬人馬散佈出去打探偵察,他是越來越沒有底,要是自己一不小心把葛爾丹放過去了,那到時候可就熱鬧了。康熙皇帝要是被這後方來的葛爾丹把屁股捅了,那才真是一世英名付流水。直到康熙回覆諭告,已經調了寧夏兵增援,要麼是幸運生還的凌嘯北邊會合,要麼是舒恕南面領兵後衛,飛揚古方才安心睡了一個好覺。
而此時此刻,大清皇帝卻是怎麼也不能睡著的了。
康熙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受命進攻伊犁的兩路先鋒共計三萬人,受到哥薩克騎兵為首地各部族約八萬餘騎兵的攻擊,敵眾我寡的形勢下,大敗而逃,兩皇子都身受重傷,在尼勒克城固守待援。康熙在***下中看到胤祥和胤禵兩個少年先鋒地求援戰報,氣得直摔東西。本以為準格爾牙帳空虛,用三萬兵前去,也算是傳檄而定,卻不料大受挫折。
這是自三番亂起之後,清兵第一次遭遇鎩羽大敗,這喪師辱國的訊息傳來,讓康熙深深忌恨。一直以來,對內對外的連番勝利,讓康熙已經變得十分的自大,對於朝臣們屢次上表要他自封武德,他雖決不同意,可也常常以此為傲而沾沾自喜,現在吃了這麼大的一個虧,又如何能夠善罷甘休?
“瓦爾達,八萬騎兵陣中,小子們如何可以生還?”
“回皇上,我大清火器精良威猛,兩位爺有鳥槍一千,故能生還待援。”
康熙傲然道,“朕軍中尚有火器營鳥槍八千、神機營大炮兩百,既如此,給那些只會拿馬刀的蠻子上一課去!”
七萬京畿精兵迅速集合,號角聲聲裡旌旗招展,萬馬奔騰地殺向尼勒克城,在半沙半牧的草場上,留下的是騰天而起的鐵蹄沙塵。
騰起沙塵地並不只是這裡,和碩特中部的荒漠上,也有這樣的沙塵。哈密留守副都統碩岱,狀若瘋狂,簡直要把馬鞭子都給抽斷。他接到了凌嘯自寧夏發來的警報,西域各族的八萬騎兵,和羅剎的三萬火槍軍隊,正在伊犁的博爾塔拉集結,這如何不讓碩岱急得直跳腳?除了趕緊調集一萬留守軍前往兩千裡外的聖駕處報訊以外,他還能做的就是,邊打馬屁股邊心靈傳呼,“皇上啊皇上,千萬不要冒進啊!”
問題是,碩岱並沒有心靈傳呼的本事,康熙也沒有接受傳呼的異能。
當康熙冷笑著在尼勒克城外圍紮下營帳的時候,一個黃髮高鼻的羅剎人前來下達退兵通牒。
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才是重量級人物
“尊敬的清帝國皇帝陛下,我是俄羅斯帝國鄂木克斯總督尼古拉斯殿下的全權代表羅波夫,代表俄羅斯帝國的利益,代表哈薩克周邊十五族的利益,強烈要求貴國停止對準格爾汗國的侵略行動,在十天之內迅速退回哈密,然後三國共同舉行和平談判。”
康熙何等級別的人物?他只是讓理藩院的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