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第2/4 頁)
燕門掌教在如此動手的時候,還分出力量來禁錮她的身體,如此可見燕渡雲的強大!
這尼姑的面色頓時變得蒼白,看向楚有才的目光裡,也帶上了一絲難以掩藏的悲傷。
而楚有才卻戰意沸騰,此刻他落入絕對的下風,卻不代表他願意束手就擒。
面對危境,他的腦海裡有著無比的清明,體內蘊藏已久的《長生經》忽然光芒大亮。
這《長生經》是在蜇龍所在的地方得到的,他曾開啟了前四頁,每一頁都充滿了長生之說,而這一刻,在楚有才的世界裡,他彷彿進入了一個神秘的“長生聖境”所在。
彷彿處在懸崖峭壁之上,哪怕是猿猴飛鳥都無法穿越,而在峭壁中間,斜嵌著一顆巨石,彷彿如同出岫白雲,雄偉而壯觀,而整個天地之間,有半輪缺月升在空中,而上面赫然有兩位道人在巨石上論道。
其中一位在說:“《大學衍義》與《西銘》,都是前人張載的學說,主張世界上人與萬物都是一體,萬物都是平等的。但這又有什麼用?難道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拯救天下?父母對待子女,可以說愛得很深了,但始終並非一體,人在大多時刻,考慮最多的還是自己。而講道學的那些人,不去研究國家安扶災難百姓的策略,不去探索如何應對災難,反而在談論他們擁有的仁慈友愛之心,這便是真道?”
他說的時候,滿是嘆息之意,似乎在嘲諷天下之間所有的道學。
張載,是上古時代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封先賢之聖,有名言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傳頌不衰,被天下奉為警句。
但在這道人的看法,卻顯然更注重行。
楚有才心頭一動,這張載據說封聖後,長生不死,難道便是這《長生經》的關鍵,他不由認真地聽了下去。
此刻在這個時空裡,一切似乎都靜止了,那太聖一擊似乎也靜止在空中,使得楚有才想要借這個機會,拼命提升自己,當下便繼續認真地聽著。
此刻,另外一位道人問道:“大學士邱濬後來曾補充了《大學衍義》裡的治國、平天下,是否將言行融合為一?”
邱濬生前乃是文淵閣大學士,死後被封武英殿大學士,注重經世致用之學,死後也被封為聖人,號“文莊”,可見其名聲顯赫。
“不然,”先前那位道人說:“他過於探究一些細枝末節,不去考慮南北情況不同,他曾主張把南方糧食走海路到北方,羅列了歷年海運翻船的數字,認為雖然人死,但節省的巨大費用足以相抵。但他卻沒想過,每條船上人命有數十條,幾十只船就有數千條人命,哪怕錢再多,也能彌補嗎?所以他最後雖然封聖,卻沒有上長生殿。”
他說到長生殿的時候,似乎有一種欽慕之意,語氣極為隆重:“若沒有上長生殿,哪怕成為聖人,那又能怎麼樣?世人傳下長生經不過才七頁,但想要達到第七步,卻是千難萬難。”
而聽到這裡,楚有才的內心猛地一驚:原來長生經不過七頁,而達到第七頁,很有可能就擁有進入長生殿的資格。
雖然不知道長生殿是何等所在,但聽到三百年道法成聖,也未必及得上長生殿,楚有才內心不由炙熱起來,想要知道更多關於長生殿之事。
而這時,這位道人繼續說道:“所以想要進入長生殿,不能單談理、氣、心、性,那些都是空洞的,真正想要長生,是必須與天地融合,契合當地場景,腳踏實地才行。”他唏噓一聲:“只可惜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也罷,歸去……”
他發出清亮的嘯聲,飄然而去。
楚有才卻在原地,身體如同電觸一般。
所謂長生,並非是縹緲的,單談理、氣、心、性,卻是錯誤的。
自己這些年來,一直勤於修煉,努力提升自己,想要保護身邊的人,但他對於樓蘭大陸可有幫助?樓蘭大陸遭遇了那麼多的天災人禍,他可曾有努力過?
真正的長生,是身心一起的長生,與萬民共福的長生!
這瞬間,楚有才瞬間從《長生經》的世界裡出來,回到了剛才的場景,而那太聖一擊也猛地將他淹沒了。
此刻,天地之間似乎無限地爆炸著,周圍的一切都化成灰燼。
而那四大燕門太上長老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誰也沒有想到,這南海公主似乎沒有任何抵抗之力,就煙消雲散了!
他們忍不住失聲地說:“她怎麼會這麼弱?那七葉草難道也被摧毀了不成?”他們此刻,擔心著七葉草的下落,瞬間施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