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2/4 頁)
走到了這位蘇公子的面前,說:“在下也是來拜祭戒法師父的,聽說他佛法高深,曾有一詩,騾綱隊隊響銅鈴,清曉衝寒過長清。我自垂鞭玩殘雪,驢蹄緩踏亂山青。我仰慕已久。”
這時,這蘇公子目光如同神電一般,射在楚有才的臉上,露出疑惑之色,說:“這首詩,這位師父不曾示於他人,公子也知道?”
楚有才點點頭,說:“無意中聽到,在下便記憶於心。”
蘇公子隨後一斂眉,露出一副老僧持戒的樣子,說:“這首詩乃是六月所寫,哪裡有殘雪?這位戒法師父大概是信筆寫至,並無推敲吧?”
聽到這裡,楚有才已經確定眼前這位便是長清僧人戒法轉世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銀碗裡盛雪
聊齋裡,這位戒法大師道業高深、品性純潔,八十多歲了還很康健。但有一天他忽然跌倒後,就圓寂了,而他的靈魂則飄到了一個官宦世家的公子身上,而後,他趕到長清寺裡,發現自己的那三尺孤墳,荒草還沒長滿。
不多久後,他將家族裡的事打點後,便上了長清寺,和寺裡的僧人說他就是戒法。
沒人肯信,於是他便敘述了人生的所作所為,全部符合事實,眾僧這才明白,於是仍像過去那樣侍奉他。
那家族裡的人,送了很多東西過來。凡是金銀綢緞,這位老僧都不要,只收了一件布袍,而且心志堅定,讓人佩服。
而這詩,便是這位僧人以前所吟,後來被人傳頌,只是其中之意,卻極為隱晦,沒什麼人能懂。
這時,聽到對方的詢問,楚有才陷入了沉吟裡。
六月飛雪嗎?是冤屈嗎?
不!這位僧人心志堅定,內心裡並無冤屈。
這一刻,楚有才忽然靈光一動,合掌恭敬地說:“六月殘雪,只是銀碗裡盛雪罷了。”
銀碗是白色,盛亦是白色,兩者一樣,表示內外澄澈,一塵不染。
聽到這裡,那蘇公子面色微變,然後也是合掌說:“公子原來是這位戒法師父的知交,好一個銀碗盛雪、明月藏鷺。既然這樣,公子便與我同行吧。”
這時,這位蘇公子轉頭面對著眾多僧人,淡淡一笑,忽然身上光芒大亮,卻有一個銘文之字‘還’從身上閃爍而出,讓眾人都心頭一驚。
眾僧人失神說:“這是戒法師父的銘文之法,長清寺裡只有他一人會這‘還’字!”
蘇公子微微一笑,說:“我正是戒法,如今剛還魂。圓清圓明,你們三十年跟著我去南山寺,遇到一頭猛虎之事,你們可還記得?圓清當時傷了左肩,而圓明傷了右臂,但因為戒律,你們後來沒有把這件事說出去。”
這時,眾僧人面色大驚,一時連話也說不出來。
而後,蘇公子又說了幾件事情,都是一些隱秘之事,外人根本不會知曉。
這般下來,眾僧這才確定,原來這位蘇公子正是戒法轉世,當下便一起恭敬地拜下,極為尊崇。
蘇公子輕輕擺了擺手,說:“我如今便去山上拜見幾位長老,這位公子也陪我一起上去。”他指著楚有才。
眾僧齊聲道:“師父請。”便開啟寺門。
這一刻,周圍的人聽到這事,一時間震驚萬分,沒想到如此神奇轉世之事,活生生地出現在他們眼前,他們不由大為歎絕。
而同時,有人注意到楚有才跟在這位蘇公子的身邊,有人失聲叫了出來:“那位好像是楚三公子!他也來參加試煉了!”
“他不是銘文師,怎麼能進入?
“他剛才說及銀碗裡盛雪,深得轉世老僧其中的那六月殘雪之意,所以那轉世老僧便破例帶他一起上去了。”
“真是好運氣!”一時間,眾人露出羨慕的表情來,沒想到楚有才連那繁雜的測試都不用參加,就直接上了長清寺了。
這時,楚有才便跟在這轉世老僧的身後,向泰嶽山頂走去。
泰嶽極為陡峭,越走越是艱辛,也不知攀了多久,周圍已經滿是雲層,回頭向下望,已經是如同隔世一般,遠不可見。而眼前的小路越發狹隘,以楚有才這樣的妖法之身,也不由走得極為小心。
但眼前的轉世老僧卻步履如飛,如履平地。
便在這時,忽然從山下傳來一陣清幽的鐘聲。
連續響了十聲,如同晨鐘暮鼓一般,讓人有著振聾發聵的感覺。
這是這一次經香閣初試截止的時間,代表著山上的長清寺可以開始正試了。
但便在這時,轉世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