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1/4 頁)
李昌鑫說道:“她整日呆在宮中,我反而擔心她會出事,現在她出去散散心,也許會更好一些。我倒希望她找到一個駙馬回來。”
金喜說道:“清悠公主文武雙全,才貌過人,要找到一個她看得上眼的,難啊,難啊!”
金喜突然說道:“清悠公主突然失蹤,我反而高興。”
李昌鑫不禁大怒,說道:“怎麼也說她是你的小姑,你應該難過才是,有你這麼當王后的嗎?”
金喜說道:“你且把耳朵附過來。”
金喜隨後在李昌鑫耳邊一陣密語。
李昌鑫不禁大喜,高興說道:“你果然是寡人的王后,寡人錯怪了你。來人,宣金載道進宮。”
三月之後,在金城的人們紛紛在傳言最近的有些不平常的事情:
“聽說,大唐邊境計程車兵與我新羅計程車兵突然發生了衝突。”
“慘啊,雙方死傷上千人,但大多數還是我新羅士兵。”
“聽說是為了清悠公主的事情。”
“清心公主美如天仙,全國到處都找遍了,沒有蹤影只好到百濟、高句麗境內去找了。”
“但百濟、高句麗現在還是大唐在管轄啊。”
“可憐我高麗大好河山,就這樣淪為他人手裡。唉!”
“如果百濟、高句麗還在我們手中,清悠公主早已找到了。”
“就是,不找到美麗的清悠公主,絕不罷休!”
“如果清悠公主落入他人手裡,豈不是對我新羅的奇恥大辱!”
“就是,我們聯名上書,要到百濟、高句麗境內尋找清悠公主。”
“對,大夥來簽名,一起上書要求尋找清悠公主。”
“對,為了找到美麗的清悠公主,就是我血染沙場我也在所不惜。”
“上書名字是什麼才好呢?”
“尋遍高麗河山,還我清悠公主。“這時一個文人過來說道。
“對,這名字夠響亮,夠動聽,夠震驚,好名字!”
……
“尋遍高麗河山,還我清悠公主”的口號,在新羅全境沸沸揚揚,震驚了新羅上上下下,更震驚了新羅朝廷。國王李昌鑫急忙召集所有的四品以上的文武百官及王公們議事。
朝廷依然分為兩個派別,一個自然是以左丞相樸正為主的主和派別,主張透過外交手段尋找清悠公主;一個自然是以右丞相金載道為主的主戰派別,主張透過戰爭尋找清悠公主。
雙方爭執半天,吵得臉紅脖子粗,差點大出打手,卻沒有結果,因為誰也不能說服誰。
最後李昌鑫道:“寡人已經決定,親自率領六萬大軍,到百濟和高句麗境內尋找清悠公主。東瀛眾將軍得知我清悠公主在大唐境內失蹤之後,也增兵四萬,助我尋找清悠公主。”
樸正不禁大吃一驚,老淚縱橫跪在地上苦諫:“兵,兇之大器也,非難不可用也。如今我新羅國泰民安,盛世太平,民心思穩,不可用兵,此其一。況且,倭人反覆無常,兇暴野蠻,貪婪成性,垂涎新羅,早已存心。此舉如果稍有不妥之處,很可能引狼入室。此其二。大唐盛世空前,國力強盛,此其三……”
樸正的話還沒有說完,金載道卻出來支援國王,眾人只聽到他說到:
“清悠公主失蹤大唐,是我新羅上上下下的奇恥大辱,新羅上上下下,全力支援,此其一。河山雖在,高麗不在,此其二。大食發兵十萬,南昭發兵十萬,吐蕃……,吐蕃,……我新羅東瀛發兵十萬,大唐四周,狼煙四起,縱然有三頭六臂,豈能抵擋四周圍攻。此其三。東瀛過海而來,糧草必須我新羅供濟,新羅為主,東瀛為客,根本就沒有引狼入室之說。此其四。光復高麗,是我新羅百年夢想。此其五。尋遍高麗河山,還我清悠公主,出之有名,自然會得到百濟高句麗的百姓一致支援,此其六。”
金載道心裡十分納悶,為何吐蕃還不出兵?
李昌鑫拜金城武為大將軍,車臣為先鋒,在金城百姓的圍觀之中,從兵馬場出發了。
然而,在金城大門,李昌鑫不得不停下了。
樸正脫掉官府,一身素衣,跪在城門中間。
樸正萬分悲痛哭泣:“老臣無能,有負先王所託,只有以此來謝先王厚愛了。”
說完,喝完碗中之酒,不久之後七竅出血,顯然是喝下的是毒酒。但是他並沒有倒下,而是依然跪在城門中間。
風吹得帥旗獵獵作響,彷彿在為他訴說不平。在場的所有人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