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第3/4 頁)
有任何武裝,根本無法自保。
此時歐羅巴業已得到一些來自華夏的技藝,無論是火槍還是造炮上都有進步。但他們在基礎工業上差距太大,所以雖然火槍與火炮在外型上已經與華夏相當,可效能上卻有一代以上的差距。
就算如此,只憑著三艘船上幾十名保安的長短火槍,恐怕也擋不住對方的火炮。
“他們打旗語了!”船員通告道:“要我們立刻停下,接受檢查,否則將開炮……”
“不要理睬他們,只要他們敢開炮,那麼就意味著對華夏宣戰。”步秀秋道。
黃宗羲有些驚訝地看著他,這個年輕的歸化華夏人倒是頗有勇略。這幾年來,歸化的倭人、鮮人還有安南人,在非洲與歐羅巴為華夏效力,為的就是希望能立功給子孫賺個前途。最累最苦最危險的活兒他們總搶著去做,表現得甚為出眾,好在華夏的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年輕一代絕大多數都滿懷激情,帝國上升時期的自豪感讓他們不能容忍自己在任何一個方面比不上那些歸化人,因此目前華夏年輕一代還能將這些歸化民壓制住。
“現在不就等於宣戰了麼?”黃宗羲道。
“自然不等於,黃山長也知道,歐羅巴諸國當中有教派之爭,英吉利爭端早起,如今這位查理二世國王,實際上尊崇羅馬的教皇,但是其國內閣老議員卻多信奉新教。此前圍攻我們的,多是教皇一派教徒,若是我們追究,他們大不了便送出些替死鬼來,只說是異端暴。實在不行,也可以將查理二世送出來當替罪羊——前明時東林不就將崇禎天子送出去當過替罪羊麼?”
這話頓時掀了黃宗羲逆鱗,黃宗羲此時雖然接受了俞國振為華夏皇帝的事實,卻仍然頑固地認為東林黨對於國家有百利而無一弊。他翻眼瞪著步秀秋:“國家大事,自有青史評述,豈由你這倭種來說!”
“黃山長,我敬你學問大,不欲與你爭執,但你再說‘倭種’一次,我便將你扔入海中,把你的那些腐儒學士和歸化學生亦盡皆扔入,回去只說是英蠻所為就是。”
步秀秋雙眼翻眼,目光中殺意盎然,若說東林是黃宗羲的逆鱗,那麼倭種就是他的逆鱗了。他一向以俞家家臣自詡,因為他很早就跟在俞襄身邊隨侍伴讀,但倭人的出身,讓他深以為恨。
黃宗羲聽得他這樣說,不由得怒氣上湧,正準備說“你敢”卻看到牛鈍臉色蒼白站在後面,便將那口氣忍了下去。
他自己可以漠視生死,卻不能害得這些歸化生與他一起完蛋。儒家大道,一樹三枝,如今歐羅巴這支眼見有興盛的趨勢,自己必須忍!
“哼!”
兩人瞪視之後,都轉過臉去。
“隊長,他們在催促,我們當如何回覆?”那水手向步秀秋追問道。
“回覆過去,膽敢攻擊我們,便是攻擊華夏。”
這個回覆冷硬,讓黃宗羲訝然:“這樣對方炮擊當如何?”
“生為華夏之雄傑,當有決死之傲氣。”步秀秋冷冰冰回答。
“你瘋了,豈不知韓信暫忍胯下之辱……”
“那是私怨,黃山長,你方才辱我,我能忍,因為是私怨。而今乃是國威,我在華夏軍中服役,豈能墮我國威?”…;
說到這裡,步秀秋眼中有一種狂熱。
周圍的保安們紛紛點頭,他們大多是歸化後的華夏公民,這個身份或是自己以百倍努力,或是家人付出無數心血才得來的,因此他們分外珍惜自己的身份,也比真正的華夏人更因為自己的身份而自豪。
黃宗羲啞然無語,他又看了看雙股戰戰的牛鈍,突然間覺得意興闌珊。
牛鈍算是他的弟子,這些在新襄初等學堂讀過書的歸化華人算是俞國振的弟子,他的弟子至少在膽氣上,是遠遠不及這些人。
“轟!”
在這邊旗語答回之後,英吉利的海軍先沉默了會兒,然後還是開炮了。
克倫威爾為護國主時,英吉利建立起一支相當規模的海軍,查理二世算是繼承了他的力量。但這一炮轟得有些遠,明顯只是起威嚇作用,希望能嚇住華夏人。但三艘船沒有理睬他們,而是掛滿了帆,尋找突破的方向。
這三艘帆船都是華夏型號,掛滿帆後的速度要勝過一般的風帆戰艦。眼見它們破浪漸遠,英吉利人最終下定了決心。戰艦上炮聲接二連三響起,在三艘帆船周圍激起一團團水柱,牛鈍喃喃說了一聲,跪在地上要祈禱,卻被黃宗羲一把拉了起來。
“不可弱了氣勢!”望著那些雖然臉色蒼白表情各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