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俞公子,你昨日交待的事情,現今有眉目了,我們這最好的織機匠已經來了,就在外頭候著。”徐佛笑眯眯地道:“奴還有些事務要處置,便先告退了。”
張溥倒不避嫌,那幾名工匠來了之後,他微笑著在一邊旁聽,大概是想觀察一下俞國振如何踐行他的實學。
俞國振先是問了姓名,這一共是三位,詢問了一會兒有關織機的情形之後,俞國振道:“實不相瞞,我不僅僅是要買織機,還想請匠師去我們廬州,不知三位是否有意?”
一聽到要背井離鄉去廬州,三人中年紀最大的那個立刻就面露難色:“公子休怪,小人家中有老有少,片刻也離開不得。”
“無妨,無妨,若是願意跟我去,自然可以攜帶家小,我每個月願意開支五貫銅錢。”俞國振道:“這價錢,隨著在我那兒效力時間增加而增長,今年是五貫,明年便是六貫,如此為我效力十年,那麼每個月便是十五貫!”
這是一筆相當不錯的收入,一貫約摸就是一兩白銀,而大明朝一位知縣名義上的年俸,也才只是四十五兩白銀!因此,那三位都是眼前一亮,就連年紀最大的那個,也不由得瞪大了眼。
張溥微微搖頭,心裡有些失望,這位國振賢弟,看來還是紙上談兵啊。
“小官人說的可是真的?一月五貫,一年……便是六十貫?”
“正是,附籍之事也不須你們操心,我會派人去官府打點。”俞國振又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三名工匠相互看了看,猶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那位年長地道:“不是小人信不過小官人,只是小官人開出的這價錢,實在太高了些……小官人僱用匠人,真是要製造織機?”
“不是製造織機,而是改良織機。”俞國振微微一笑。…;這話說出,原本心中對俞國振評價正迅速降低的張溥霍然抬起頭來,看了俞國振一眼,眼中光芒也變得有些異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道理,張溥如何能不懂。而且,他自稱是徐光啟的弟子,雖然其中頗有些勉強之處,但他對徐光啟的學術卻還是相當瞭解的,徐光啟對於工具的改良相當重視,因此他也知道,如果織機得到改進的話,那將意味著什麼!
如果真能極大改進織機,別說花五貫六貫一月請工匠,就是十貫八貫也是值得的!
不過對於三個工匠來說,他們還是得再想一想,彼此看了一下,三人心中猶豫,俞國振也不著急:“此事你們可以回去與家人商議一番,若是你們家人能有所長,我也可以找事與他們做。”
三個工匠有些悵悵地離開,張溥終於開口:“國振賢弟……當真能改良織機?”
他們復社中人,大多都是家中富庶計程車子,而他們家中的財產,又有相當多與絲織業有關。如果能改進織機,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張溥已經在思考,這東西能讓他們復社的聲望又增加多少,能吸引多少新計程車子加入復社了。
天下熙攘,皆為利往,以氣節自詡的讀書人,同樣不例外。
————————————我又是分割線————————————
(讀者大大可以看的簽約作者新書榜,目前《明末風暴》排在第十七位,而前十二位就可以進入首頁,增加被讀者注意的機會,所以衝新書榜前十二,一直被認為是一本書起步時能否搶佔先機的關鍵,也是一本書今後能從官方得到多少推薦位的風向標!而這個榜單資料是這樣計算的:榜單潛力值計算公式為:當週點選×5+當週推薦×10+總收藏×2。《明末風暴》現在比起排在第十二位的大作相差八千分,也就是一千六百個點選或者八百張推薦票!這個差距,並非不可逾越,但需要諸位讀者大大出手相助!當週點選是要求登入使用者點選閱讀,每六小時可以點一次。拜託各位,全力將《明末風暴》頂上去,頂入前十二,有加更!)
二七、青山看我應如是
“試一試吧,如果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可不可以?”
俞國振的回答讓張溥有些失望,但想想也是,如果俞國振有絕對把握,何必還要跑幾百里路來吳江尋能工巧匠!
想到這,張溥只是暗中記下了這件事情,並沒有多說什麼。
那幾位匠人住所離歸家院並不遠,二人閒聊了一陣之後,便聽到他們再次求見。這一次來的只有最年輕的那個,俞國振記得他姓蔣,單名一個權字,他見著俞國振後行禮:“公子,小人願去廬州,只是小人尚有一子,不知能否一起帶去?”
“我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