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4 頁)
幫手來找麻煩?可是隻憑著工部的一位主事,而且是打發到南京工部領閒差的一個主事。就想來找麻煩?
“俞公子,請問那燒製玻璃之術,是否真可成功?”還不等分賓主入座,王傳臚便迫不及待地問道:“真可以用那玻璃來取代窗紙。甚至用於制鏡?我也見過泰西來的玻璃,極硬極脆,若要實用,必須切割,當以何物切之?”
王傳臚一問便問到了點子上,俞國振也訝然了,制玻璃的難度真不是太大,否則歐洲人不至於在矇昧之時便能製出,但如何切割玻璃。卻是一個大問題。
“切割之術,自然是有的。”俞國振笑道:“二位請稍等片刻。”
俞國振入內之後,不一會兒,他拿出一個瓷盤。手中又捏著一個類似於鑽子的東西,當著兩人之面,他用那鑽子在瓷盤上用力刻劃,刺耳的刮擦聲過後,只見那瓷盤上出現了一道明顯的劃痕。
“玻璃比瓷器更硬一些,但憑著我手中的這刀具,要進行切割也不成問題。”俞國振笑著揚了揚那鑽子。
“你手中這是……”
“若以這工具的堅硬程度為十,那麼我們用的最好的鋼刀硬度為七,家中菜刀的硬度不過是五。”俞國振淡定地道。
這工具說白了,就是嵌著一粒金剛石砂罷了。俞國振在將玻璃的燒製方法回憶出來之後。便想到了玻璃的切割,而恰恰此時。湖南沅江一帶有人在河砂中淘到了金剛石,俞國振託徐林去打聽。然後盡數收購,並許下了重酬,要他們繼續尋找。…;有了金剛石砂,不唯是切割玻璃,他接下來做各類機床,也就有了一樣重要的元件。
只不過在王傳臚眼中,俞國振手中的那鑽子盤的割刀,就顯得極為神奇了。他忍不住伸手討要,俞國振也不小氣,直接將劃刀給他看,他立刻發覺了金剛石砂:“這是何物?”
“我稱之為金剛砂,取金剛不壞之名。”俞國振道。
看到王傳臚這模樣,他早就確定,對方不是來幫王浩然找麻煩的。王傳臚得了劃刀,在那瓷盤上又是切割又是鑽孔,還不時發出低低的笑聲,當真與一個小孩子得到心愛玩具沒有什麼兩樣。
王浩然尷尬地咳了幾聲,也沒有讓王傳臚回過神來,他看著俞國振,發現俞國振也微笑著看向自己,只能拱手施禮:“那日在街上,是在下失儀了,還請俞公子莫怪。”
“此許事情罷了,何勞閣下掛齒,二位今日來,難道只是為著這玻璃一事?”
“那倒不只……不瞞俞公子,我也想養兩支球隊玩玩,但囊中羞澀,怕是養不成,恰好看到俞公子在《民生雜記》中所載的玻璃燒製之術,而我這位族兄又是對機械制具極感興趣的,便來向公子討教。”王浩然道。
俞國振不由笑了起來,看來,他掀起這次秦淮八豔的評比,對推廣他的那兩書一報,果然是起到了極大作用。
他幾乎可以看到,一個以實業為基礎的階層,將加速從士紳當中分化出來,而這個階層,也將是他今後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
(求月票,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未完待續。)
一一七、問君城府深幾許
“天如覺得,這個賭約,最後勝負如何?”
錢謙益捻著須,笑眯眯地看著張溥,張溥和他一樣,都一臉的輕鬆,兩人目光相對,便會心地笑了笑。
張溥謀劃的大事,到如今總算是出了個結果,剩餘的就是經辦人奔bō跑tuǐ,而他也可以輕鬆下來。為著這件大事,他一共籌集了十二萬兩,每一萬兩為一股,這將是大明史上一個壯舉。
各家投股,來決定內閣首輔!
想到這裡,張溥就難以按捺自己內心的得意,古人說“山人宰相”、“布衣相國”,那算得了什麼,不過是一謀士罷了。他卻能操縱朝綱,罷黜和任命首輔閣老!
張溥有一種操握權柄宰執天下的感覺,連帶著看錢謙益這東林宿老文壇前輩,也不免有些輕視。
當初錢謙益不就是一心想要當閣老,甚至不惜在推薦候選者名單時做手腳,結果使得崇禎帝大怒,直接將他趕回了老家。
而因為這件事情,錢謙益與周延儒、溫體仁結下了深仇。只不過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原本是周延儒、溫體仁聯手對付錢謙益和東林,現在卻是錢謙益、周延儒聯手對付溫體仁了。
“牧齋先生若是問我別的事情,我倒是未必知曉,但此次秦淮八豔大品評麼……牧齋先生必是評判之一吧?”張溥笑道:“以我之見,金陵脂粉雖jiāo好,總輸揚州三分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