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求,才會被冷冰冰的量販式工廠滿足。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只要整個地球上有上百人需求,這份需求就能夠被彙集起來,促成定做者開工。”
顧誠鋪墊的這個概念,歷史上被稱作“長尾效應”,直到2003年才被《連線》雜誌的克里斯。安德森提出。
如今,這玩意兒還沒被人總結,顧誠只能長篇大論地用舉例的方式解釋清楚。
潘潔穎聽了自然覺得很新奇,又勉強可以理解。
而顧誠後面要說的話,在她看來就越來越天馬行空了。
“我要做的,也是差不多的事情。只不過,我專注於娛樂業、內容產業:這個世界上,未來會有每年上百萬小時的獨立電影被拍出來;有數十萬音樂、小說被創作出來;數萬個遊戲被開發出來。
但僅僅適配工業時代的落後商業模式,卻不能幫這些創作找到他們的需求者,形成巨大的創作資源浪費,把他們逼良為昌成套路狗。另一邊,有幾十億消費者在喊:‘書荒了!影荒了!沒遊戲打了!都是跟風豬!都是套路狗!’
你不覺得這樣的世界太荒誕了麼?你不覺得需要一個人來拯救這個世界的娛樂業麼?什麼時候,我們的搜尋引擎才能夠做到為每一個人個性進行精確私人訂製,而不是把所有人揉成一團,變成一個冷冰冰的統計學數字?
傳統的工業時代,帶來的是量產的效率,副作用是標準化,被犧牲掉的是個性。消費者的需求,被市場調研報告揉成了面目模糊的一大團。未來網際網路的高度發達,註定是幫助人類在‘附加成本不太高’的條件下,把失去的定製、個性和小眾重新找回來。
我畢生的目標,就是建立這樣一個高效的平臺,把這個世界上的個性文藝需求,和個性創作資源,重新整合起來。這件事情,難道不比我個人創作幾百首傳世名曲、傳奇電影,更有意義麼?就算用比邁克爾。傑克遜還高的唱片銷量和格萊美獎次數、比卡梅隆和斯皮爾伯格還多的奧斯卡獲獎次數,來和我的事業交換,我也不換!因為我要做的,是真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