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2000年,國內飛灣北的航班真的很少因為還沒有開放自由行,所有的旅遊都是跟團遊,湊夠了人包機的。全國也就京城和滬江兩個地方,隔天有一班航班,給探親和商務、文化交流的人坐坐。
幸好第二天正好輪到京城機場有航班,倒是省了顧誠的事兒,不必先轉去滬江。
……
次日中午,顧誠搭的航班在桃園機場準點降落。
這是他第一次踏上灣灣的土地。來之前,他透過此前查檔時得到的聯絡方式,和灣灣的親戚打過招呼,不過並沒有人接機。
這也正常,畢竟是隔了三代的親戚,他又是晚輩。而且桃園機場位於桃園市,到灣北市區還有30公里車程,別人來接他會很費事。
他直接機場打了個車。一上車司機先是一口閩南腔,顧誠完全聽不懂。
“會國語麼?”
“會,會,先生去哪兒?”
“小南門。”
“好。”
顧誠來之前查過地圖,知道胡宗憲的阿爾發唱片公司就在那一帶,既然他準備挖周潔倫的唱片代理權,住得近點兒過幾天談生意也方便。
30公里路,車子整整開了2個小時,掏了200多臺幣車錢,顧誠才算是擺脫了擁堵。2000年的灣北,堵車當真是比京城都厲害。
在介壽公園對面找了家幽靜的酒店住下,放下行禮收拾一番,顧誠決定還是搭捷運去拜訪親戚比較方便,他可不想再遭一次街頭堵車的罪。
當時灣灣並不允許大陸沒有經過特殊授權的人在灣灣註冊公司,所以顧誠自然需要借個本地人的殼子。好在他也就準備弄個經紀公司的空殼,未來哪怕拿到了周潔倫的唱片經銷權,利潤也不會在這家公司產生,所以幾十萬的小錢就無所謂了。
顧誠查到他舅姥爺家(外婆的弟弟)住在圓山,坐捷運四五站就到。
圓山一帶曾經是灣灣退役安保軍官聚居的地方。因為這裡位於灣北市的北郊邊緣,往北過了淡江,就是環境清幽計程車林官邸。所以90年代以前,侍從軍官大多就近住圓山,米國人設的軍事顧問處也在這一代。
蔣家人結束統治後,士林官邸大部分地方改成了公園,對外開放。米國人的軍事顧問處也撤走了,圓山大部分地塊也改成了公園;不過原先住那兒的退役侍從軍官宅邸並不會遷走,就掩映在圓山公園四周,東一塊西一撮的,環境倒也清幽。
這年頭手機沒有gps,顧誠繞著圓山公園找了一大圈,終於在綠樹掩映中找到了門牌號,他上前摁了門鈴,很快就出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檢視情況。
“請問,這裡是龍老先生府上麼?”顧誠挺禮貌地確認情況。
年輕人上下打量了一眼,顧誠:“你是……?”
顧誠拿出他的通行證:“我是大陸來探親的。”
“喔!小顧是吧,請進請進。”對方立刻熱情了起來,開門把顧誠往裡讓,一邊走一邊還解釋,“本來家父讓咱今天去桃園機場接一接的,但是不巧家裡來了別的客人,怠慢了。”
顧誠連忙表示不要緊,略微客套了幾句之後,才知道眼前這個比他大了還不到10歲的男人,自己得稱呼“表舅”。
真是彆扭啊。不過想到他舅姥爺比他外婆小了10幾歲,這種情況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
顧誠已經開始物色,有沒有可以供他借殼開公司的傀儡了。
第52章 談笑有鴻儒
顧誠在書房裡和“便宜表舅”坐了一會兒,喝了點凍頂烏龍。準備等裡面的客人告辭之後,他再進去拜見。
灣灣的外省人特別喜歡標榜華夏道統,繁文縟節讓顧誠挺不適應。
閒聊當中,他大致上也把這家人的情況瞭解了一下。
當年他外婆的父親,是37軍204師師長龍瀟聲,少將軍銜,帶的是“十萬青年十萬兵”的學生軍。後來部隊在滬江覆滅,只帶了少數嫡系心腹強徵民船撤退,千辛萬苦來到灣灣;按說應該和胡總南之類失去部隊的將領一樣吃閒飯處分。
不過,黃浦嫡系待遇畢竟和舊軍閥不一樣;何況204師是內定撤退的,之所以沒撤是因為清島劉庵琪部撤得慢了,在海上霸著船。加上蔣校長素來信用吳越老鄉,所以對僅有撤出來的這部分殘兵還是優容有加。
顧誠的舅姥爺50年前隨父撤過來的時候,還只是個七八歲的小孩兒,長大後靠父蔭補額從軍,漸漸混到士林官邸當個低階侍從軍官。後來69年陽明山車禍,蔣校長被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