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軍長滿意地點點頭。他不動聲色地走出指揮所,舉起望遠鏡,最後看了一眼塔尖一樣的松山巔峰,心裡說,明天就看不到你啦!
爆破時間定在次日上午9時30分。那是8月20日,一個很普通的日子。
拂曉,中國軍隊又一次向松山發起攻擊。炮火還是那麼猛,步兵衝鋒還是那麼急。只有指揮員才知道,今天進攻的全部意義在於,把儘可能多的敵人吸引於松山主峰。
同前幾次一樣,攻擊部隊接近主峰時,遭到敵軍瘋狂阻擊。於是,紛紛後退。9時15分,中國軍隊全部退出日軍火力圈。
一切都是周密計算好的。從9點15分至9點30分,還有一刻鐘。
這一刻鐘是給攻擊部隊留下的,好讓他們安全隱蔽。
這一刻鐘也是給日軍留下的,好讓他們從地下工事裡探出頭來,最後一次看看即將離開的這個世界。
然而日本人卻不瞭解事情的真相,他們在慶祝勝利,慶祝第九次打退中國軍隊的進攻。高地上傳來日軍“哈哈”狂笑。
在這無知、狂妄的笑聲中,時針堅定不移地“噠噠”前行。
9時30分到!
驟然間大地劇烈地搖晃了兩下,傳來兩聲極低沉,極可怕的轟鳴。幾乎同時,松山主峰竄起兩股沖天黑煙。
人們很難精細體驗當時的瞬間感覺,只驚慌地以為天塌下來,或者地陷下去。
大地顫動和爆炸的巨響轉瞬即逝,只有山頂的濃煙,在急劇地翻騰,越竄越高,直衝雲霄。之後,黑煙隨風飄散,籠罩了主峰,籠罩了整座松山。隱蔽在山腳下的中國軍隊士兵,感覺到黑色的粉末,細雨一樣簌簌落地。
濃煙散去,松山主峰已經被削去一截。中國軍隊登上山頂後,日本人什麼也沒留下,只留兩個深20米、寬各50米的大土坑。
後來,有人聽到日軍廣播說,天皇頒佈詔書:松山3;000名皇軍將士全員玉碎,舉國哀悼。
龍陵拉鋸戰(1)
龍陵會戰開頭打得很順手。第11集團軍渡過怒江後,6月4日發起進攻,一路勢如破竹。到10日,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已經把攻佔龍陵的捷報傳回重慶。這位總司令年輕氣盛,且旗開得勝,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在給蔣介石的電報中稱:
職親率71軍及第2軍主力,分別由畢寨渡、打黑渡過怒江,後向龍陵之敵攻擊前進,沿途各地之敵均頑強抵抗。中國軍隊士氣旺盛,連克臘猛、鎮安街各點,6日迫近龍陵近郊,經圍攻苦鬥,於10日攻克龍陵。
宋總司令急躁了一點。
其實,發報時,尚有數百名敵軍死守在城內十餘個據點。總司令以為,與他的千軍萬馬相比,這點殘渣餘孽不值一提,便把戰果報了上去。
戰場上的事難說得很。沒料到城內殘敵,負隅頑抗,中國軍隊幾次衝鋒竟沒拿下。也沒料到,趕上連日暴雨,飛機不能空投,中國軍隊供應中斷。更沒料到,日軍動作如此神速,各路援軍紛至沓來,幾天之內,龍陵四周糾集了上萬日軍。中國軍隊反而陷入重圍,只好撤出城郊。
龍陵作戰功虧一簣,中國官兵噓聲嘆氣,後悔不迭。
蔣介石接到宋希濂的捷報,還沒笑出聲來,17日,傳來龍陵失守的噩耗,委員長大怒,致電衛立煌:
飭即查明放棄龍陵系何人所下命令,迅速見報。
何人所下命令?當然是宋希濂下的。但是他不怕,他有話說。他回電衛立煌,並轉告委員長:
第一,反撲龍陵的敵軍主要來自騰衝,如果第20集團軍動作迅速,將騰衝之敵切實包圍,決不會禍及龍陵。第二,如果松山早日拿下,開放滇緬路,我11集團軍何致於彈盡糧絕,攻勢頓挫?第三,如果空軍密切配合,龍陵城內殘敵早被撲滅,豈能死灰復燃?
言之鑿鑿。
衛立煌哭笑不得。
蔣介石殺氣騰騰,本想懲辦敗將,但舉起板子,左右環顧,不知該打誰的屁股。最後,只好氣哼哼地說:
把龍陵給我拿回來!
日軍得寸進尺,主力沿滇緬路兩側向我猛攻。激戰至6月25日,我傷亡慘重,節節後退。敵軍前鋒距11集團軍指揮部僅二三里,宋希濂的掩蔽所也捱了炮彈。
戰局險惡。風聲鶴唳。
宋希濂急眼了。他嚴令各部死守:驚慌失措者斬!臨陣畏縮者斬!丟失陣地者斬!
連聲叫“斬”!
第87師奉命死守達摩山、黃草壩,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