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周衛國不由心中暗罵那個什麼“東吳雙傑”,居然害得自己在小姑娘面前出醜!也不知道究竟是哪兩個渾蛋?奇怪,當年東吳大學好像還沒有什麼人敢在自己和劉遠的面前自稱什麼“東吳雙傑”啊?
周衛國本來是不把什麼“東吳雙傑”放在心上的,但聽陳怡這小姑娘說得這麼誇張不由也產生了好奇心,於是虛心地說:“可能我當年比較孤陋寡聞吧,不知你說的‘東吳雙傑’究竟是指哪兩位?”
陳怡顯然對周衛國竟然不知道和他同級的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東吳雙傑”感到很不滿,原先因為遇到校友的興奮心情也早就被周衛國的“無知”給破壞得乾乾淨淨,所以有點不高興地說:“他們一個是文學院的,另外一個還是你們法學院的呢!”
周衛國不由更加好奇,文學院還不好說,當年法學院跟他同級的難道還有什麼人有資格被稱為“東吳雙傑”?
突然聽見有人說:“周兄既然是民國十八年入的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應該也有兩年了吧?不知周兄曾在哪家律師行高就?”
原來是張楚不甘心被兩個巧遇校友的談話邊緣化,所以仗著自己對同在上海的東吳大學法學院略有些瞭解主動向周衛國提問,也好顯得自己知識淵博。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的學生不是當法官就是當律師,還有部分當了外交官,而看周衛國的樣子怎麼也不像是外交官或法官,所以張楚有這一問。
周衛國乾脆裝傻到底,說:“這個……當年我就是因為功課不太好,所以既沒當成律師也沒有做成法官,只好回家鄉靠教書混口飯吃,日本鬼子打過來我就跟著大夥一起往北跑了。”
張楚一聽,臉上立刻露出鄙夷的神色。
周衛國心中暗歎,他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上海人問別人是哪裡人時都這樣問:“儂上海寧啊鄉啊寧?(你是上海人還是鄉下人?——我不會說上海話,僅憑記憶,如果誰會說上海話,歡迎糾正!)”在上海人眼中,全中國只有一個上海算得上是城市,其他的地方都是農村!看來這叫張楚的學生十有###就是上海本地人了。
。 想看書來
第十二章 北上 二(4)
果然,就聽張楚說道:“可惜!在我們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畢業生可都是生活在上流社會!”
言下之意當然就是指周衛國這個“功課不太好”的學生簡直就是東吳大學法學院的敗類了!無形中也就把明顯是有為青年的自己和周衛國區別開來了,而且順便提醒了陳怡她這個校友是一個多麼沒有前途的傢伙!
連周衛國都開始佩服張楚損人的本事了!
不過讓張楚失望的是,陳怡聽了周衛國的話後,不但沒有露出瞧不起他的神情,反而對於這個在校期間顯然混得很不如意的學長開始同情了起來。
就聽陳怡溫柔地說:“哦!難怪學長不認識‘東吳雙傑’。”
周衛國一時語塞,隨即心中苦笑,看來自己的形象離“不學無術”也沒多遠了,這小姑娘好像覺得自己這種人本就不該和她眼中的什麼“東吳雙傑”有關係似的,不過他還不至於這麼小氣,當然不會跟這小姑娘生氣了。
陳怡耐心地向周衛國解釋道:“‘東吳雙傑’就是指當年法學院的周文和文學院的劉遠兩位學長。他們兩個可都是大才子!都寫得一手好文章,劉遠還曾經是我們東吳劇社的社長!不但如此,當年他們兩人還一起組織過反日大遊行,上過淞滬戰場慰問抗戰的十九路軍……”
後面陳怡說的是什麼周衛國已經聽不見了。
現在,周衛國的臉已經憋得通紅,他很想放聲大笑,但這裡又實在不是能大笑的地方,所以憋得簡直是痛苦無比。
周衛國從來就沒有想到過自己和劉遠居然還能被學弟學妹們封個什麼“東吳雙傑”的稱號!要是劉遠在這裡,說不定還會自戀一番,但周衛國卻只覺得滑稽!沒想到,連畢業證書都沒有的自己不知不覺竟然在東吳大學學弟學妹們心目中變成名人了!
想到這裡,周衛國又有了想笑的衝動。
陳怡和張楚終於注意到了周衛國的異樣。
看見周衛國臉上似乎很痛苦的表情,陳怡輕聲問道:“學長,你沒事吧?”
看見陳怡關切的神態,張楚在一邊直覺心裡酸溜溜的。
周衛國低下頭強忍住笑,含糊地說:“不知為什麼,肚子有點疼!”
陳怡關心地說:“疼得厲害嗎?”說著就要伸手扶住周衛國。
周衛國趕緊抬起頭說道:“沒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