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2/4 頁)
有小城市的好處。楮亭襄的外形雖然出眾,卻並未在這裡引起追星族的圍觀,因為年輕人都喜歡奔著大城市尋求更廣闊的發展前途,留在家鄉的大多是中老年人。
流光他們去的寺廟在這座小城市的郊區昇陽洞,名彌陀寺。始建於明代,原名東嶽廟,民國二十六年更名為彌陀寺,由山門、四殿、一洞和鐘鼓樓、客堂、僧房、塔林院、放生池等組成,有天王殿、七佛殿、大雄寶殿、藏經樓、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三聖殿、居士林、五百羅漢堂、唸佛堂、講經堂等建築。寺內殿堂樓臺亭閣錯落有致,飛簷峭壁相映成趣。
兩個人進到彌陀寺裡,詢問了小沙彌,才知道小三媽媽引薦的那位普賢大師正在洞府為王績作法,他們循著沙彌的指路繞過佛殿,從一側洞門進入一處洞府。洞府裡很靜,靜得能聽見滴水的聲音。腳下是黑乎乎的泥地,頭上是鐘乳洞頂,光線暗沉。過了一會兒,從裡面傳來僧人唸經的聲音,含含糊糊不甚清楚,隨著燈光逐漸明亮,他們看到王績跪在蒲團上。闔目垂首手掌並在一起,而普賢大師則一邊口中嘀咕一邊往他身上彈水。
小三站在洞壁後面,和她媽媽站在一起,她的姑婆已不知去向。看見流光和楮亭襄進來,小三勾了勾手指,衝王績的方向努嘴。等到他們走近,她才拉著流光小聲說:“快完了,你們怎麼才來?我還以為你們迷路了呢。”
流光壓低聲音:“路上隨便找了個算命攤子湊熱鬧。你姑婆呢?”
小三指著洞府深處:“求聖水去了。”
流光循著她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才看見深處站著一個沙彌和幾個求聖水的人,有男有女,大多是中年人,合掌在下顎處,默聲唸叨著。滴水的聲音就是從那兒傳出來的。
“聖水有什麼用?”流光瞄了一眼那處天然形成的窖池,問小三。
小三的媽媽插話說:“小聲點兒!那聖水喝了去百病、防邪穢的,你們倆也去排隊求一些回去,喝了免得生病!”
流光和小三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她指著聖水池衝楮亭襄使了個眼色,跟著小三過去了。
虔誠,她們兩個是談不上的。她們也就是遵循長輩的善意,求聖水也只是為了安長輩們的心。雖然此刻認定那聖水池裡的聖水不過是地下泉而已,但還是按照長輩的囑咐一起去排隊求水。
輪到她們兩個的時候,沙彌用缽舀了浸底的一點兒端過來,要她們舉手過頭接下以示敬意,她們點頭做了,那沙彌又示意她們喝下缽裡的水,意思是不能帶走,只能在佛祖面前飲下。
小三先喝了。流光接過缽的時候,看了一眼這個被無數人飲過的缽體,心一沉,閉著眼喝了下去,心裡卻在埋怨:死小三,你就抿了那麼一口,剩下的都留給我了。吃好東西的時候怎麼沒這麼想著多留點給我!
求得聖水,兩個女人回來時,普賢大師已作法完畢。他取出一個符咒模樣的東西給王績,交代他千萬要貼身收好,還說了一句讓她們倆樂了老半天的話:“施主是被女鬼纏身,所以施主才會越生女相。此符務必貼身帶好,方可保施主安寧。”
昏暗的洞府裡只在佛前點著一盞燈,自然普賢大師沒有看出王績暗沉的臉色。要知道,今天這一身可是他精挑細選出來的,普賢居然說他生女相!所以,他把原先準備的包裹香油錢的紅紙包遺棄在錢夾裡,另外抽了兩張百元的鈔票扔進普賢面前的缽裡邊。
一行人從洞府出來,太陽有些刺眼。王績的情緒不怎麼好,小三倒是一邊偷笑一邊問:“你覺得大師靈不靈?”
王績幽怨地瞪著她,表情說明了一切。
“小孩子別亂說話。不要得罪了菩薩!”小三的姑婆聽到問話,立刻拍了一下她,然後對王績說:“放心,小夥子,普賢大師厲害著呢!你這點兒小問題還能解決不了?今天回去只管安安穩穩地睡,保管沒事了!”
小三縮著頭走到流光身邊來,不再討論靈不靈的問題,要知道對於這類信奉佛祖的長輩來說,年輕人的想法簡直是大逆不道。
“媽,姑婆,我們送你們回家就回去了。”
“這麼快就走?你們才到了多久?”姑婆很不捨,小三的媽媽倒是不在意地說:“去,去,不用你們送!”
長輩雖然體貼,但他們也不好真的不送她們回去,回程路上仍是照舊,王績載小三的家人回去,流光和楮亭襄打車跟在後面。
看著前方王績開的跑車,流光問楮亭襄:“你覺得如何?”
她問的是那位普賢大師,以流光觀看到的作法過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