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店以北是望都、保定,以南是定縣、新樂(羅歷戎當時的駐地),對我軍來說是個比較理想的戰場。只是羅歷戎的第3軍距清風店只有90多里,而我軍主力離清風店有200餘里。如果將戰場北移,我們近了,羅歷戎行程遠了,但離保定太近,不行;南移,我軍的路程更遠,也不行。
現在的關鍵是,我軍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羅歷戎前邊,到達清風店。
90:200,對比是嚴峻的,但又不是機械的。楊得志算了這樣一筆賬:羅歷戎距清風店雖只有90裡,但他們不敢搞夜行軍,這樣便擠出一夜的時間;況且,羅歷戎根本不可能估計到這步棋,他一定以為共軍主力仍被吸引在徐水城下,保南平安無事;即使有所察覺,受輜重、眷屬之累,速度也不會太快,再則,羅歷戎所經區域為解放區,走得不會順暢。
這樣算來,羅歷戎需一晝夜的時間才能趕到清風店。
也就是說,我軍必須在24小時內走完200餘里的路程。能行嗎?部隊無論是攻城還是阻援,已激戰幾晝夜,相當疲勞,現在強行軍南下,戰士們能不能吃得消?
“戰士的積極性也要考慮進去,大夥早就憋著一股勁,打大仗,打勝仗。只要告訴戰士們,這次行動是殲滅敵3軍,活捉羅歷戎,部隊情緒會鼓動起來的。”楊成武說。
耿飈接上話說:“另外,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吃飯問題,一頓飯連吃帶做,起碼個把小時,三頓飯三四個小時,把它省下來,趕一趕能跑出五六十里。另一個是救護問題,連續強行軍,趕到戰場就要打響,而且是硬仗,傷亡在所難免,如果讓部隊自己運傷員,勢必影響戰鬥。我看這兩個問題可以交給地方部隊和民兵。”
耿飈不愧是個好軍師,說得楊得志直點頭。
楊得志最後說:“好,既然這樣,兵貴神速,馬上下達作戰命令,開始行動!”
身邊沒有電臺,傳達命令只好採取最原始的方法:作戰參謀們分頭縱馬,採取接力的方式,由近至遠,傳了下去。
命令明確:除2縱5旅、3縱7旅、8旅和獨7旅不動,繼續阻敵外,其餘部隊接今後立即掉頭南下,限24小時內趕至方順橋以南的清風店地區。
千軍萬馬開始調轉方向:向南!向南!向南!
而此時的羅歷戎呢?進展緩慢。隊伍簡直不是在走,而是在爬。
這似乎不能全怪羅歷戎了。一則,至此他未料到楊得志正向他撲來;二則,他的隊伍每前進一步,都遭到我民兵和冀中軍區獨立第8旅的阻撓,搞得羅歷戎很頭痛,又無可奈何!
10月18日傍晚,羅歷戎的先頭部隊接近定縣。新樂到定縣50多里,羅歷戎走了不止一晝夜。
這就為楊得志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就是在這天的傍晚,楊得志的4縱先頭部隊到達了方順橋。這裡距清風店還有50裡。
部隊已是十分疲勞了。曾思玉又接到楊得志的命令,令部隊繼續急行軍,務必於拂曉前,趕到清風店,進入戰鬥。
戰局的發展完全在楊得志他們的意料之中。19日,野戰軍的6個旅,全部到達清風店地區,將羅歷戎的第3軍全部包圍在於各營、大瓦房、北支合、南合莊、高家佐等十幾個村子。
楊得志立即部署圍殲第3軍的計劃,他決定,部隊立即投入戰鬥,充分利用敵人沒有料到的遭遇戰,打他個措手不及。
楊得志對於部隊的作戰能力和頑強作風是瞭解的。此時他擔心的倒是北面擔任阻擊保定地區大敵南下的我軍的4個旅,一旦清風店戰役打響,他們將面臨兵力十分強大的敵人的攻擊,4個旅要打出10個旅的樣子,擔子實在太重了。
楊得志用電臺與他們聯絡。
2縱司令員陳正湘說:“請野司放心,決不讓這裡的敵人南下一步!”
而此時的羅歷戎方如大夢初醒,他急忙與孫連仲聯絡,告之當面敵情。未想遭來一頓痛罵:“就是昨天,徐水守軍剛剛擊退共匪重圍,共軍連輛汽車都沒有,他們靠什麼在二十幾小時內從保北趕到保南的清風店?他們會飛嗎?他們是神行太保嗎?”
訓完後,孫連仲緩了口氣說:“不要神經過敏,放心北進吧,儘快實施蔣委員長制定的南北夾擊計劃。”
對此,羅歷戎哭笑不得。北進!北進2往哪兒進?也顧不得這些了,他一面命令部隊就地修築工事,準備抗擊;一面繼續觀察事態發展,不斷上報情況。
10月20日,清風店戰役打響。由於我軍急促趕來,不十分了解敵人兵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