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1/4 頁)
1945年10月中旬,國共兩黨於10月10日簽訂的和平協定墨跡未乾,蔣介石突然發出了向我華北解放區進攻的命令。
此次,蔣介石動用了14個軍約15萬兵力,分三路沿平漢。同蒲、津浦三條鐵路,向我華北解放區殺奔而來,氣勢洶洶,大有一口吞掉我華北解放區之勢。
蔣介石的用意十分明顯,企圖控制鐵路,發揮美國現代化裝備的優勢,割裂我各解放區的聯絡,壓迫我軍退入農村或山地,以便各個殲滅。
這三路進犯蔣軍,以攻擊平漢路的一路為主。其首要目標,是奪取我晉冀魯豫解放區的首府——邯鄲。
此時,正在山西指揮上黨戰役的劉伯承、鄧小平,得知敵人進擊華北的情報,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晉冀魯豫軍區的部隊大多仍在上黨地區,邯鄲前線只有楊得志所部不到2萬人的兵力。敵我兵力是5:1。
幾經思考,劉伯承決定把戰場選在平漢線東側滏陽河以南。漳河以北的河套裡。劉伯承認為,該地是多沙地帶,不好挖工事,無堅可守,但南有漳河可斷敵退路,可以把敵人的長處轉化為短處,使我軍能夠避其長擊其短。另外,我軍東西有縱深的根據地和廣大人民的支援,可以利用滏陽河、漳河間的橫幅地帶向敵人實施鉗形攻擊。這樣,或許能頂上一陣子。
這一想法,與鄧小平不謀而合。
鄧小平立即對作戰科長命令道:“按劉司令的意思發報,命楊得志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堅決頂住。”
緊接著,劉、鄧又對平漢戰役的實施,作了一系列部署。
同時,為使作戰便於統一指揮,經中央軍委同意,劉、鄧命令冀魯豫、冀南、太行、太嶽4個軍區部隊主力,依次改編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第2、第3、第4縱隊。楊得志任第1縱隊司令員,蘇振華為政治委員。
平漢路的敵情,驚動了黨中央,驚動了毛澤東。
10月17日,毛澤東專門致電劉、鄧。電文中說:“……必須集中太行和冀魯豫全力,爭取平漢戰役的勝利。即將到來的新的平漢戰役,是為著反對國民黨主要力量的進攻,為著爭取和平局面的實現。這個戰役的勝負,關係全域性極為重大。”
平漢戰役能否成功,關鍵是看楊得志和他的1縱,看楊得志能否實施有力的阻擊,以等待兄弟部隊趕到聚而殲之。
這一點,身為1縱司令員的楊得志是十分清楚的。
楊得志自從參加紅軍以來,可謂身經百戰,但從來沒有像這一次,感到如此大的壓力。
部隊裝備嚴重不足。楊得志由延安重返冀魯豫後,原準備輕裝精兵,進軍東北,故把原有的迫擊炮、重機槍和一部分輕武器移交給了兄弟部隊,現在猛然間接到參加平漢戰役的命令,僅有的裝備,面對半美械化的國民黨軍隊,其困難是可以想象的。
另一困難是,敵我兵力懸殊。主要面對的敵3個軍中,魯崇義的30軍裝備精良;馬法五的40軍可以打近戰,還能拚手榴彈,這在國民黨軍隊中是不多見的;高樹勳的新8軍戰鬥力也不弱。
再則,時值10月,田野裡可利用的隱蔽物極少,漳河兩岸又是一馬平川,多系沙土地質,構築工事極難。沒有相應的工事,要想在大平原上阻擊這麼多裝備精良的敵人,意味著準備作出巨大的犧牲。
劉、鄧及中央是下了死命令的,必須有效地遲滯敵人進攻,楊得志知道,這必將是一場苦戰、惡戰。
正當楊得志積極籌劃抗擊北犯之敵時,敵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馬法五指揮第一梯隊殺奔而來。
10月14日,該部從新鄉出發,大搖大擺,浩浩蕩蕩,前進中未遇我主力,速度極快。
10月20日,敵軍先頭部隊北渡漳河,佔領鄴鎮、豐樂鎮等處,掩護架橋。
站在漳河岸邊,馬法五以勝利者的姿態,得意地笑了。
邯鄲南邊的小堤村,1縱作戰會議正在進行。
楊得志決定:派出小部分部隊以奔襲的方式,出其不意地襲擊敵先頭部隊,以減緩敵人前進的速度。掩護大部隊趕至邯鄲以南的屯莊、崔曲、小堤等地構築工事,組織防禦。
命令下達後,各部隊分頭展開行動。
崔曲距邯鄲只有十幾裡地,小堤一帶是1縱和3個旅的指揮所所在地。楊得志清楚,這裡可以說是我軍保衛邯鄲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被敵人突破,就等於敞開了邯鄲的大門,後果不堪設想。
楊得志決定把1旅放在崔曲一線。1旅旅長楊俊生把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