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頁)
3.野司急電:“中央軍委並告鄭維山:鄭維山擅自將3縱圍城部隊主
力調至沙城,如35軍逃跑,鄭要負完全責任。”
兵書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道出了一名優秀軍事將領的實質所在。
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將領,不僅能夠做到堅決貫徹執行上級的命令和決心,更要能夠做到根據戰場的實際變化,果敢地作出自己的判斷和相應的行動。這不僅需要有過人的智慧,更需要有超人的膽略。
鄭維山,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
這次的“君命有所不受”,發生在1948年末的平津戰役中。在這次戰役中,鄭維山違抗軍令,將自身置於腹背受敵、勝敗未卜的危險境地而不顧,果斷命令部隊堵截傅作義的第104軍對第35軍的接應,切斷了第35軍回撤北平的惟一通道,實現了毛澤東的“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略意圖,迫使傅作義走向和平道路,對北平和平解放計劃的順利實施,起到了主要作用。
這確實是鄭維山軍事生涯中值得大書一筆的輝煌一頁。
就憑這一仗,就足以使鄭維山以一名多謀善斷、勇猛果敢的戰將而著稱於世。
事情還得從1948年11月初說起。
1948年11月2日,遼瀋戰役勝利結束,東北全境宣告解放。
傅作義很清楚,他即將面臨的是中共東北、華北解放軍的聯合打擊。過去應付一個華北野戰軍已感到非常吃力,若再加上一個東北野戰軍,實在是難以支撐。
傅作義正面臨著艱難的選擇。選擇有三:一是堅守;二是南撤;三是西退。“堅守乎?南撤乎?西退乎?”著實令傅作義作難。
棄華北而南撤,或支援淮海,或扼守長江,這是蔣介石所期望的,但傅作義懼怕南撤後,被蔣介石吞併,這是傅作義不想看到的。
西退呢?西撒綏遠,又怕地瘠民窮,兵源枯竭,補給困難,終非長久之計。
那麼只有堅守嘍。但堅守的前景也不美妙,不過,一、北平、天津、張家口、唐山地區人多地豐,交通便利,守、撤回旋餘地大;二、遼瀋戰役剛結束,東北野戰軍消化戰果有待時日,不可能馬上入關;三、正值隆冬嚴寒,難以遠征,即便要打,自己具有以主待客、以逸待勞的優勢,可以爭取勝利。
幾經考慮,傅作義終於作出“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變”的基本方針。
為貫徹這一方針,傅作義將他的全部兵力56萬人,收縮在東起北寧路的灤縣,西至平綏路的張家口,長達1200華里的地帶,以北平、天津、塘沽、唐山、張家口為重點,擺開一字長蛇陣。
毛澤東針對博、蔣之間的矛盾,和傅作義是撤、還是守的躊躇難決的心理,制定了將敵“抑留華北,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作戰方針。
考慮到淮海戰役一旦打響,徐州告急,傅作義極有可能南撤或西退。毛澤東決定,提前發起平津戰役。
發動平津戰役的首要問題就是將敵穩住,留在華北。
然而,此時的華北我軍,第1兵團在圍困太原;第2兵團自粉碎傅作義突襲石家莊陰謀後,在河北曲陽地區休整,準備開赴太原參加會戰;第3兵團遠在歸綏。
倘若此時傅作義開始動作,我軍將無力阻止。
為了“留住”傅作義,使我軍有足夠的時間部署平津戰役,毛澤東以偉大戰略家的氣魄和雄才大略,毅然作出如下決定:
1.第3兵團撤回歸綏,回師張家口,以防傅作義率嫡系西撤;
2.緩攻太原,以免過早攻克,使傅作義感到孤立;
3.令東北野戰軍迅速隱蔽入關;
4.派人與傅作義聯絡,穩住他。
毛澤東給傅作義開出的這一“藥方”,可謂用心良苦。傅作義倒也“領情”,誤認為我華北兵力不足,我東北部隊一時不能入關,他還有足夠的時間決策進退問題。
自然,-“留住”傅作義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吃掉它”。如何“吃”,毛澤東早已開出處方,叫做“分割包圍,各個殲滅”。
從那兒“吃”起?毛澤東把目光投向位於北平西的平綏路張家口。平綏路是傅作義嫡系逃往綏遠的惟一通道,張家口又是傅作義的重要軍事基地。
打張家口,既可切斷敵西逃之路,又可調出北平向張家口增援之敵,同時,將敵注意力吸引到西面,又能掩護我東北野戰軍隱蔽入關。真可謂一石三鳥,一箭雙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