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御陣地的突出部,正是在第20兵團第60軍的防禦地段上,首先攻佔這幾個高山陣地的任務自然落在了第20兵團身上。
說實在的,鄭維山早就想拿下這幾個高地了。不用說像鄭維山這樣的高階軍事指揮員,就是稍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懂得佔領這幾個高地的軍事意義。敵人這幾個制高點,突出我方陣地一大塊,且高出我方陣地一二百米,敵人可以俯視我方縱深和前沿部隊側後,對我方防禦構成很大威脅。假如停戰線以此劃定,雙方各自後撤2公里,我方縱深將無險可守,對今後鞏固戰線也將十分不利。
受領任務後的鄭維山心清十分激動。從某種意義上講,整個夏季攻勢的戰況如何,首先就要看鄭維山的這次作為了。
但要想拿下這幾個高地,難度很大。這一點,鄭維山心裡也十分清楚。
防守在這幾個高山陣地是敵人的1個加強團的兵力。整個防線,自1951年夏季開始經營,已形成堅固陣地防禦體系。這一線陣地被“聯合國軍”以美國當時的總統杜魯門的家鄉——密蘇里州的州名命名,稱之為“密蘇里防線”。它與美國著名的“密蘇里號”軍艦同名。敵人把這一防線這樣命名除寓意“勝利”之外,大有將此線比作鋼鐵軍艦般堅強,如同總統家鄉一般安全之意。
並且,敵我陣地前沿都在高山頂上,海拔都在幾百米以上,之間深溝相隔,地形複雜,距離又遠。
怎麼打?隨著鄭維山數次來到前沿觀察地形,並同指戰員們廣泛交談,一個大膽的設想在他的心中形成了。
5月上旬,第20兵團召開作戰會議。巨大的掩蔽部裡,坐滿了兵團各軍軍長、政治委員和參謀長。參加會議的還有新到任的第3兵團司令員許世友、副政委杜義德,還有從國內來觀戰的李天佑、李成芳等高階將領。
作戰會議,開門見山,主要圍繞“怎麼打”這個焦點展開討論。
會上,鄭維山提出了實施大潛伏的設想。和
鄭維山說:“敵人陣地工事堅固,地形有利,但也因此容易鬆懈麻痺,戒備不嚴,造成我可乘之隙。另外,我在觀察地形時發現,敵人前沿和側翼都有大片樹林,可供部隊隱蔽潛伏。”
“我之所以想用潛伏的辦法,”鄭維山接著說:“主要考慮到,敵我陣地主峰相距2至3公里,中間呢,又有大川深谷相隔,不利於我炮兵火力的發揮和步兵的集結。如果我們提前把部隊隱蔽集中在敵前沿,第二天黃昏發起攻擊,前半夜就可完成進攻戰鬥。這樣,可以有4到6小時的時間改造工事,部署兵力、火力、組織步炮協同、補充彈藥。待第三天敵人反撲時,我軍早已作好戰鬥準備,可有效地反擊敵人。”
“現在的問題是,”說到這裡,鄭維山稍作停頓,用目光掃視一圈後說:“對強攻敵人1個加強團設防的堅固陣地實行戰前潛伏,要出動多少兵力?兵力少了,顯然不行;多了呢,潛伏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大縮小。過去,我們搞過許多次潛伏,但畢竟人數少,好辦。我初步概算了一下,這次少則也得三四千人。這麼多人潛伏到敵人陣地前,能隱蔽好嗎?更何況,潛伏時間將近一晝夜,這麼多人吃喝拉撒睡怎麼辦?一旦被敵人發現,在敵人密集火力的打擊下,會出現什麼局面?等等,這些問題我們都得考慮到。現在我把我的設想和考慮到的問題擺了出來,供大家討論。當然大家還有別的方案或設想,也可以擺出來。”
鄭維山講完以後,會場上出現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沉默。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在與會者中間,有一個人興奮異常,躍躍欲試。他,就是第60軍軍長張祖瓊。他的設想與鄭維山所談的竟不謀而合!其實,關於大潛伏的設想,已在張軍長的腦海中醞釀已久。張軍長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第一個站了起來。
“我同意司令員提出的大潛伏的設想。我認為,實施大潛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張軍長說。
張軍長的開場白,使會場氣氛為之一振。鄭維山立即把目光投向了張軍長。
接著,張祖瓊分別就大潛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作了詳細的闡述。張祖瓊語調沉穩、娓娓道來。有理有據、實事求是的分析論證,說得鄭維山和兵團其他領導頻頻點頭。
張祖瓊發言之後。其他同志陸續發言,圍繞大潛伏的方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打算。鄭維山越聽信心越足,他一拍桌子,說:“打!出了問題我負責!”
於是,採用潛伏手段打掉敵人加強團陣地的作戰決心就這樣定了下來。
會後,兵團投入到了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