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頁)
“唔!”場中的羅馬貴族紛紛發出了讚美之聲,羅馬人崇尚武力,儘管阿忒彌斯的角鬥表演讓他們很欣賞,但也只不過是一個奴隸而已,羅馬人不缺奴隸角鬥士,他們需要的是鮮血和死亡的血腥刺激。
卡巴爾的瞳孔瞬間放大,無法置信地看著盧修斯的手勢,作為一個在角鬥場上無數次取走對手性命的冠軍角鬥士,他當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卡巴爾的心臟猛地抽搐起來,小麥色的臉膛漲成了紫紅,彷徨地轉頭四顧,像個迷途的孩子般想要尋找可以依靠的同伴。
單膝跪地的阿忒彌斯當然也看到了盧修斯的手勢,臉上的刀疤微微抽搐,用眼角地餘光觀察了一下圍住石臺的眾多衛兵,神情便恢復了平靜,用手拍了拍卡巴爾按住自己肩膀的手背,安慰自己的同伴,同時也是示意他動手。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阿忒彌斯卻是目光一閃,面顯怒色,他從對面那一排沒有參加角鬥的角鬥士中看到了一個人的異常舉動。
(其實沒有任何古代文獻能證明在羅馬競技場上有大拇指朝上和朝下的手勢決定角鬥士的生死。後來的作家們犯了誤譯的錯誤,拉丁語裡描述角鬥場上表示“死”的手勢用的詞是“Polliceverso”,這個詞的意思並不是大拇指朝下,而是轉動拇指,是轉向不確定的方向。我們不知道是轉向什麼方向。觀眾想要釋放失敗者的手勢是“pollicecompresso”意思是藏起拇指,讓拇指從視線中消失。也就是說觀眾們伸出拇指表示殺了他,收起拇指表示放過他。這麼做的原因不難理解,如果觀眾們希望勝利者手中的劍砍下去,他們就會用拇指模仿劍刺出去,如果觀眾想放過在打鬥中表現英勇的失敗者,他們就模仿把劍收起來。本文還是按照大眾的習慣就那麼錯下去吧。)
第十一章 戰場
看到盧修斯總督朝下的大拇指,徐默心中就是一沉,臉色鐵青地向前邁步,目光死死地盯住了盧修斯總督身後遠處的一個人。在阿忒彌斯和卡巴爾開始角鬥之前,徐默就從巴達克斯出人意料的舉動中預感到了眼前這一幕的發生。
阿忒彌斯和卡巴爾的角鬥還未開始,徐默就知道起義的訊息極有可能已經暴露,如果是這樣的話,阿忒彌斯百分百會死在這場角鬥中,巴達克斯最初的目標就是阿忒彌斯,這位桀驁不遜的斯巴達團團長。
以阿忒彌斯和卡巴爾的實力而言,如果兩人互不相讓的話,那麼這場表演賽很有可能是以阿忒彌斯死亡,卡巴爾重傷甚至流血致死為結局。這種情況下,這兩個人一定會有一個人站出來故意落敗,而這個人只可能是年紀比較大,性情上更加冷靜和沉穩的阿忒彌斯。
這一點不僅徐默清楚,在場幾個瞭解阿忒彌斯和卡巴爾的角鬥士也明白,更為重要的是巴達克斯同樣也明白,所以這是一場早就已經註定了結果的角鬥表演。
馴獸師可能無法明白籠中猛獸的想法,但是馴獸師卻瞭解猛獸的性情和特點。巴達克斯學校中的兩位冠軍角鬥士也好,首席教官尼奧斯也好,斯巴達團也好,巴達克斯十分清楚這些人如果發動叛亂,誰將最有可能成為角鬥士的領袖。
不是外表粗獷,實際上心思細膩的卡巴爾,也不是勇猛過人的拉格修斯,更不是平時嚴厲處罰過每個角鬥士的尼奧斯,只可能是斯巴達團的團長,原本就是斯巴達軍官的阿忒彌斯。
蛇無頭不行,殺掉了阿忒彌斯,巴達克斯角鬥士學校的角鬥士就是一盤散沙,團隊戰鬥力最強、自尊心也最強的斯巴達團絕不可能聽從其他種族角鬥士的命令。
瓦解掉斯巴達團,甚至挑起斯巴達團與其他角鬥士的內訌,然後再拉攏一部分人,巴達克斯相信,這樣就足以打擊角鬥士們的鬥志,讓他們無法團結一致,爆發叛亂,不過這卻是徐默絕對無法容忍的事情。
因此,在角鬥還在進行的時候,徐默就馬上通知本方的六個輪迴者,開始了戰鬥準備。角鬥士們全部身帶鐐銬,被一排的衛兵團團圍住,依靠角鬥士是絕不可能衝破衛兵的攔阻,救下阿忒彌斯的,只能依靠本方的輪迴者。
輪迴者受到空間法則的削弱,論起戰鬥力可能還不如精英角鬥士,不過只是救下阿忒彌斯並且殺出巴達克斯莊園,徐默卻有十成的把握。徐默在阿忒彌斯和卡巴爾角鬥的時候,他並非什麼事情都沒幹,他在觀察那些羅馬貴族,於是一直被貴族們圍在中心,和巴達克斯竊竊私語的盧修斯就進入了他的視線。
徐默當然不知道盧修斯就是龐貝城的總督,即使是黛娜的探查,也無法在真實心靈中顯示出盧修斯的身份。但是這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