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同志,我是朱可夫,我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向您報告,是有關奧列哥軍校畢業後要留在莫斯科部隊,她的家庭非常困難,她母親身體不好……”沒想到還沒等朱可夫把話說完,斯大林那頭就不耐煩地打斷了他的話:“奧列哥的事,我已經知道了。”說完,便吧嗒一聲結束通話了電話。朱可夫對著話筒發呆,此時此刻他還不知道瓦西里·波浪固耶夫父子正坐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裡。奧列哥的心裡徹底涼了。她傷心透了,噙著淚,默默地收拾了自己的軍用行李及洗漱用具,乘一輛軍卡車一路顛簸著從莫斯科來到位於烏克蘭的頓涅茨草原。
第37節
澳斯汀·泰勒極目遠望,劫後餘生的景象慘不忍睹。
浩瀚的沙漠恢復了暫時的寂靜,空中密佈著大朵的烏雲,雲罅間透出幾道夕陽斜斜的餘暉。垂死的或已死計程車兵橫枕荒野,有的橫臥在履帶式小型裝甲車下,有的倒在塹壕或是大炮尾架上。一些人已經死去,他們面色灰白,寂然無聲,另一些痛苦不堪,不住地低聲呻吟。鮮血把褐色的沙漠染得發黑,支離破碎的屍體上戳出根根殘肢白骨,在乾涸的暗褐色血跡映襯下,顯得格外慘白。
卡車、彈藥、碎衣片,或是在冒煙,或是在燃燒。寂靜沒多久,周圍的炮彈又開始不停地爆炸,激起陣陣烈火和黑色濃煙。各種各樣的坦克——義大利的、德國的和英國的,凌亂地佈滿整個沙漠,橫七豎八,穿插混雜。有的被火焰燻得發黑,有的被炸得面目全非。
此時此刻,澳斯汀·泰勒知道自己在劫難逃。
她的青少年時代是幸福的。正是水仙花盛開的季節,澳斯汀·泰勒出生在英國倫敦。那一天,下著大雨。“哇哇”,隨著嬰兒的啼哭,中學教師西里爾·泰勒心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儘管妻子生的是第二胎,由於生兒子哈立時是剖腹產,所以生第二胎,他的心仍然“怦怦”直跳。“是女孩!”抱著嬰兒的護士的小姐衝西里爾·泰勒微微一笑。中學教師高興地差點蹦起來。“太好了,我喜歡女兒!”西里爾·泰勒來到妻子床前,望著產後虛弱的妻子,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不安和內疚。這個中學的音樂教師買來很多水果和營養品。他還攜著小提琴,在病房給妻子拉了一曲悠揚的英格蘭民謠。澳斯汀·泰勒的出生,給這個教師家庭帶來了幸福和歡樂。
西里爾·泰勒留一頭銀色長髮。頭髮從中間分開,光滑地垂向兩邊,高高的鼻樑上架著眼鏡。他對子女教育非常嚴格,從小就培養孩子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音樂氣質。由於受家庭藝術氛圍的影響,澳斯汀·泰勒幼年時代非常喜歡音樂,對小提琴情有獨鍾。少年時代她開始對騎腳踏車、打網球、花樣滑冰產生了興趣。但她從未奢望立身軍營,澳斯汀·泰勒的志向是當一名醫生。她要用智慧的雙手為病人帶來健康的福音。善良的母親是一位基督教徒,經常教育她要對弱勢群體有同情之心。1932年,澳斯汀·泰勒考上了倫敦醫學院。那一天,全家圍坐在一起為她祝賀,祝賀澳斯汀·泰勒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了。一頭銀色,波浪式的秀髮,披散在肩上。如湖水般純淨、明亮的眸子裡,透露出一種秀靈。在家人的祝賀聲中,她用小提琴,拉了一個不知名的曲子,琴聲歡快、優美,充滿幸福與歡樂。
在醫學院,澳斯汀·泰勒發奮學習各種醫學知識,並加緊進行臨床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醫術。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戰爭的衝擊波衝及到英國,那些醫科大學的學生們也非常關注戰事風雲,澳斯汀·泰勒同大家一起收聽廣播,瀏看報紙,關心英國的政治和軍事前途。
在當時的英國,金錢至尊,享樂主義風糜社會各個階層。利已主義的思潮在青年學生中極度膨脹,勿說是女學生,就是男學生,也對服軍役沒有興趣。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兵員補充成了一大難題,因此,溫斯頓·丘吉爾政府當時只能藉助法律手段,採取強硬的措施,徵集海、陸、空各部隊的補充兵源。
法蘭西戰役之後,英倫三島已成為孤懸在海上的一葉方舟,飄飄搖搖,大有不堪一擊之態勢。素有“雄獅”之稱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領導英國軍民苦苦支撐著局面。尤其值得慶幸的是希特勒沒有一支可以與英國海軍決一雌雄的強大艦隊,德國空軍在與英國皇家空軍進行的英倫空戰中也沒有撈到什麼便宜。因此,希特勒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一拖再拖。
英國中東軍第30集團軍來到倫敦醫學院招收野戰醫護服務人員。“特招”條件是應屆畢業生,男女共一百多名。第十三集團軍的幾名軍官,在教務處掛起招生的牌子,然而,一個星期一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