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3/4 頁)
就帶著本部人馬,直接撤退了。
如今劉協麾下已經沒有什麼可用的人馬,這件事只要被其他勢力的探子知道了,那麼必然會對雍涼二州發動攻擊。到時候,反而合適自己渾水摸魚。
反倒是自己,如今當務之急,是把雍涼之地的所有人才,都給綁走了!
於是,在他的號令下,幾乎整個長安城周邊的工匠還有其他手藝人,都被綁走。來的時候方雲是五千人,回程的時候卻是數萬人跟隨,都是雍涼之地的各種人才,還有他們的家人。軍隊也多了不少,主要是張濟麾下,張繡和胡赤兒、胡車兒也是紛紛投降。(未完待續。。)
ps: 大混戰。本來打算直接佔領長安,但物資人才跟不上,索性就作罷了。
誠然,可以使用原本的官員,然後再徐徐改革。但官員這種存在,變好難,變壞易。他們這些遵守著原本潛規則的人存在,反而會帶動其他地方的官員也有樣學樣,畢竟國人向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為毛他們可以自己就不可以?所以到時候要改回來的難度反而更大了不是。
第74章 局勢的變化
數萬人的大隊伍,若非方雲在儲物空間存放了大量的糧食,只怕也沒辦法供應他們安然回到幷州。
好在如今上郡和西河郡已經在戲志才和郭嘉的調配和安排下,迅速收復,故而倒不需要在敵佔區戰戰兢兢。甚至於,只要到了上郡,就能夠開始安排人手,安置這批人才了。
其中最優秀的部分,被調入研究院,而次一級的人才則安排在各地,算是支援當地建設了。期間也會給他們進行掃盲,在承諾他們的後代可以上學,並且有機率成為官員的時候,這些手藝人們爆發出來的熱情,直接就把方雲都給嚇到了。
看來,華夏果然還是一個官本位的地方。
其他方面的原因也有,比如高額的薪金,還有其他的福利。對於那些老年的手藝人,方雲承諾,只要他們完全把技能傳授給一個學生,那麼這個學生至少十年內,工錢的一半會成為他的授業福利。
工匠也知道,方雲在覬覦著他們手中的‘家傳手藝’,但為了後裔的未來,當然有些還為了那筆不菲的授業福利,也就傳了出去。
不否認,方雲也曾經私下告訴他們:“你們不傳授不要緊,那麼你們的‘家傳技術’將得不到保護。以後誰研究出來,那麼他就能夠得到授業福利,相反不被承認的你們,不具備獲得這個福利的資格。相反,以後你們使用這個技術,必須要得到對方的許可,只因為他才是合法的技術持有者。被朝廷承認。”
狠話都說出來了。若是再不聽話就太不不識時務了。手藝人們不傻。知道如何取捨。
安頓好了這些手藝人,方雲這才回到了晉陽。期間花費了不少的金錢,又招募了一批解煩軍計程車卒進行補充。這次出征的損耗還是很大的,二千解煩軍至少陣亡了一千餘,其中五百都原本虎衛營補充進來的部分,這部分幾乎死絕了。
反而是系統刷出來的黃天戰騎,續戰能力不錯,在混戰之中也保持著出色的戰鬥力。故而只有五百人陣亡。說到底,他們可是一頭扎入二萬餘敵軍陣營之中,能只損耗五百人,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
張濟歸順之後,被安排駐守上郡,作為移駐到這裡的徐晃部的副將。顯然,他會在大概明年左右,對雍涼的正是戰爭之中,充當帶路黨。
侄子張繡,先是隨方雲回到了晉陽。拜見了師尊童淵,然後被安排在了太行山南麓。率領五千西涼鐵騎。作為遊騎兵的存在駐紮在這裡,隨時策應張燕或者壺關守將楊鳳。
胡車兒作為其副官,而胡車兒的哥哥胡赤兒,則在張濟麾下當副官。
隨著大部隊一起回來的,還有少數長安城的官員:楊彪、王子服、耿紀和伏完。
四人之中伏完是大漢的駙馬,尚桓帝之女安陽公主,好歹也算是國戚一類。女兒伏壽算是劉辯的表妹,以前也算是多少有些來往。
楊彪、王子服和耿紀三人則是以大漢臣子自居,不承認偽帝劉協,表示願意尊劉辯為君。此番也是把家人都給帶來,顯然是真心的。
同時還有一些無關輕重的文武大臣,說是尊劉辯為君,顯然就沒打算認方云為主。連同付完,這些傢伙說是過來回歸朝廷的,其實也是過來立山頭的。
或許在他們看來,有些事不需要動武,只需要徐徐圖之,就能夠成為擁立劉辯的大功臣。甚至能行王允的手段,說不得大漢中興也不成問題。到時候,他們的家族,必然可以獲得最大的好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