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2/4 頁)
不需要考慮,剩下的,只需要考慮巷戰,就可以了!
大軍按照只會,一次衝上浮橋,然後來到了城牆之下。長安城的守軍並未來得及駐守,就已經被率先殺出去的馬超和馬岱撕開了一道口子。
隨著大軍的完全突入,一切都開始進入到了最後的階段。
大戰持續到了夜晚,當最後一個士卒被肅清,大軍突入皇宮的時候,才得知劉協已經早一步自縊而死。看著這位偽帝脖子上的白綾,徐晃等人也是唏噓不已。
這也好,不管如何,也省得他們動手……
到了這一步,雍州的攻略幾乎已經算是完成,馬超自動提升為鎮西將軍,而馬岱也接替了前將軍的位置,負責鎮守雍州地區。
在晉陽的方雲,自然也是第一時間接到了系統的提示:“主線任務—大漢正統完成,完成率0%,無獎勵。完成額外任務—殺死劉協,全屬性+10點,獲得黃金級抽獎2次。”
顯然,這次出擊並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韓遂顯然沒有骨氣的逃走了。
好在完成了額外的任務,全屬性+10點,而且還得到了兩次黃金級抽獎的機會!
卻不想,大軍還未回來,隨著長安城之戰的結束,還有劉協自縊的訊息傳出去,天下諸侯為之震恐。驀然回首,方雲已經佔據河北和關中之地,最重要的是徐州也有他的人。
說不得,以後青州和徐州也要被他拿去,如此他豈非佔據了半壁江山?
為了遏制不斷強大的方雲,同時也是出於對方雲的恐懼,所以自巴蜀的劉焉,到揚州的劉繇和交州計程車燮,所有諸侯組成了討方聯盟,史稱‘漢末連橫’。
徐州和青州卻站在了方雲這邊,由於是自北向南的結盟,所以稱之為‘漢末合縱’。
幾乎是在他淬不及防的情況,第一次討方便開始了!(未完待續。。)
ps: 既然做了,那麼就要承擔後果。
歷史也好,遊戲也罷,某個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群攻效應。
第125章 大方針確定
合縱連橫,往往出現在諸侯並立的情況下。
簡而言之,就是幾個諸侯團結起來欺負某個最強大的諸侯,以此自保。先秦時期,秦國強大天下皆知,其他六國透過合縱連橫的方式,發動襲擊,每次都能夠把秦國趕回函谷關內,不得不放棄關外的大片土地。
至於這個時期,只看諸侯討董就能夠知道了,董卓當時也不得不狼狽的退回關內地區,連司棣都給放棄了,甚至還一把火燒了雒陽。
隨後袁術稱帝,那也是諸侯討伐,再加上他本身窮奢極欲大量浪費錢糧,最後稱帝兩年就死於投奔袁紹的路上。間接而言,也不難看出合縱連橫的可怕。
以劉備而言,若是他被群雄討伐的話,那麼他在豫州將面臨四面八方的來敵。若是分散應對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被各個擊破。但若是集中應對的話,那麼就會迅速損失地盤,也就是所謂的犧牲空間來換取勝利,當然也未必能夠獲得勝利。
就算能夠打贏,消耗也是巨大的。一個國家打仗可不是有人就可以了,軍官、糧草和後勤補給缺一不可。一旦豫州被打殘,人口打沒了,劉備想不滅亡都不行。
方雲也有這個的問題,首先他的疆域過於遼闊,更有徐州這個飛地,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太多。比如劉焉,就可以走漢中出關攻打雍涼兩州;比如劉備可以攻打潼關,又或者攻打沛郡和下邳郡兩地;曹操也可以攻打徐州,或者北上攻打冀州;白波軍也一樣可以北上攻打併州;袁術同樣可以北上攻打下邳郡和沛郡;至於其他如同劉表、劉繇之流。或許他們不能直接開打。但可以派一支偏師援助。甚至可以支援一些錢糧。畢竟他們的荊州和揚州在後世本來就是產糧的主要區域!
在這樣一群諸侯的攻打之下,方雲就算躲得過第一波,也會有第二波,第三波……最後就要看,誰的兵力第一時間耗盡。不同的是,諸侯耗盡了兵力,也只需要退回各自的地盤就好;但方雲的兵力若是耗盡,那麼諸侯反而會趁虛而入。
別的姑且不說了。且說徐州這片飛地,首先不保。甚至於若是陶謙也剛好病故的話,那麼說不得徐州會落入曹操、袁術和劉備三人之中某人之手,或者三人平分徐州。
顯然,到時候就沒有方雲什麼事情了。同時派去徐州的將領,比如張郃、高順、楊鳳和趙雲四人,也會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亂軍之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各地的訊息第一時間匯聚到方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