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1/4 頁)
值得高興的是,張角張寶和張梁三人,似乎除了一個張寧似乎並未再有子嗣。似乎是修煉了《太平經》走火入魔,導致雖然可以人道,卻不知道為什麼無法讓妻妾受孕。
這倒也說明了,難怪他們那麼寵溺張寧,甚至把她捧到二代天公將軍的地位。只因為,他們這三兄弟,也就張寧這唯一的血脈了。至於收養個義子什麼的,看起來卻沒這個意思。
或許他們也打算把唐周當成繼承人培養,否則也不會輕易傳下《太平天書》。只是誰能想到唐周並非姓唐,還是袁家的庶子袁方。狠狠的坑了他們一頓,最後也走火入魔掛掉了。不過經過他之後,只怕三兄弟也沒興趣在弟子之中尋找繼承人,轉而專心培養張寧了。
至於其他的渠帥,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子嗣。早些年還沒有起事,這些渠帥就已經把兒女安置在鄉里,花了不少的價錢給他(她)們買田建房,讓他們就算不奮鬥,依靠佃租也能夠好好過一輩子。至於再後來。他們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這是他們給自己的後裔們。留下的一條後路。作為起義失敗的一種後手。只是沒想到,原本打算事成之後父子團聚,共享榮華富貴。卻不想這條後路,真的就用上了。
“師尊,既然各位渠帥的後裔已經有了不錯的身家,而且那些渠帥們本來就打算讓他們好好過日子,何以還要說到他們?”方雲好奇的問到。
“關鍵就是這點,他們本身沒什麼根基。驟然發達起來難免會遭到鄉里有權人士的覬覦。為師一路走來,至少發現三個渠帥的家人,家中財產已經被人搶奪一空,甚至有一家已經是家破人亡。實際上為師也在懷疑,這些渠帥的後裔,是不是已經在世家的名單裡面。
若是這樣的話,那麼其他渠帥的後裔,此刻只怕也過得非常不好。你好歹也是三代天公將軍,豈能放任這些為太平教,為黃巾軍奮戰的渠帥們。其後裔如此痛苦的活著,又或者早早就亡於那些士紳大族之手?條件允許的話。找人把他們帶過來吧!”華佗鄭重的說到。
若是可以,本來他並不打算把後裔的事情說出來。一則不希望繼續把他們捲入黃巾軍之中,二則也不希望破壞他們美好的生活。
但就在三天前,透過特殊的渠道,瞭解到又有一個後裔被那些士紳弄得家破人亡,瞭解到這些後裔過得如此悽慘,又看到方雲對自己人的確沒話說,這才提出了這個建議。
最重要的是,這些後裔若是被接過來,其他跟隨張寧一起投靠方雲的黃巾軍將領們,想來也會感激方雲的義舉。同時以己度人,想來以後也不需要擔心後代的問題,進入對方雲敞開胸懷,那些也不知道存不存在的隱患,也就能夠徹底消弭。
方雲不傻,知道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應了下來。
人手就這樣派了出去,但這些人分佈在五湖四海,要找到並且帶回來可沒那麼容易。尤其是波才的家人,居然是在桂陽一帶,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跑到那麼遠去安置他們。
反而是彭脫的家人比較靠近,就在那濮陽一帶,距離這裡只需要五六天的路程而已。自然的,他們也是第一批來到根據地的。
由於去的人帶著的是黃巾軍的專用印信,而且找到彭脫一家的時候,他們已經是落魄得厲害,深知這個時候已經不會再有人會謀算他們,這才安心隨著使者北歸。
也就是從那之後,他們才能夠又過上吃飽飯的日子。彭脫不是沒有留下財產給他們,反而給他們買下了三百多畝的土地,甚至還託人帶來了五千多貫五銖錢。只要他們安守本分,那基本上是一輩子衣食無憂的。
奈何,家中少了一個家主就是不好,別人欺負他們只有孤兒寡母好欺負。或明或暗的,就把田地都給侵吞乾淨,最後連家宅更是搶了過去。別以為不可能,此刻的大漢地方的法律已經幾乎崩壞,再加上維持法律的公正性本身就要靠縣令來決定。
很不巧的是,正年頭,不少縣令可都是買來的!
沒有了家,他們孤兒寡母就成為了乞丐,差點餓死路邊。想找黃巾軍投靠,但黃巾軍起義已經失敗,他們能夠去哪裡找?就算偶然打聽到哪裡哪裡有黃巾軍起事,但還沒動身就傳來已經四散的訊息,而且行事作風也和黃巾軍完全不同,彷彿土匪一樣殘暴!
他們又不是那些愚民,自然不會認為黃巾軍會腐化,那自然只能是假的黃巾軍。只是好不容易得到的線索就這樣斷掉,頓時又陷入了絕望。
卻不想,某天來了一名使者,出示了黃巾軍的印信終於是找到了他們……
隨著使者來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