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3/4 頁)
問題,更別說在茫茫草原之上,我們要如何找到並且對付他們?”典韋先是大笑表示自己的立場,隨即也是不得不說出自己的顧慮。
一旁的沮授原本聽到典韋贊成,頓時臉色就拉了下來。後來聽到典韋說出了顧慮,臉色這才稍微恢復了一些。同時也希望方雲能夠知足常樂,不要冒險。
“我們不是繳獲了不少的戰馬嗎?三萬步卒連同輜重營,全部轉化為騎馬步兵,以此來提升部隊的機動能力。在草原上就算遇到了敵人的騎兵部隊,至少也不至於那麼被動。輜重方面就更不必擔心,此番出戰,全軍要做好就食於敵的覺悟,每人只帶上三天干糧便是!”方雲非常肯定的回答到。
就食於敵,說得簡單,但是若是都找不到敵人的部落,那要如何就食於敵?
可以說,雖然方雲給出了一個辦法,但實際上進入草原作戰的危險性依然沒有下降。不過士卒轉化為騎馬步兵的話,那麼機動性的確可以得到提高,在草原上行進也會變得更為有利這點,倒是可以列入參考範圍就是了……
“走吧,別囉囉嗦嗦的!不過是一群叛軍的餘孽而已,沒什麼好怕的!天下之大,超乎你我想象,若是連走出國門的信心都沒有,以後也談不上什麼開疆擴土了。再說,真的有困難,直接回來就是了,我還不信那些匈奴人可以攔得住我們!”方雲大笑。
典韋聞言,甚至於周圍幾個武將聞言,也是立刻蠢蠢欲試的樣子。
沮授見狀,自知改變不了這些武人和主公的想法,只能為之嘆息。同時也不明白,主公一個鄉下出身的小子,如何知道這世界有多大的?當然,這個疑問他只會放在心裡,畢竟就算提出來,也未必能夠得到答案。
既然沮授沒什麼意見,那麼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
戰馬開始集結,三萬士卒迅速點齊,並且轉職為騎馬步兵。輜重方面也以五十輛馬車為主,主要運輸的是投槍、箭矢這等消耗品為主,至於糧草,每個士卒自備三天干糧,僅此而已。就如同方雲所言,這次的糧食,主要是就食於敵,殺不了敵人搶不到食物,等著餓死便是!
對此士卒們倒沒什麼意見,操練了那麼久,若是連擊敗敵人搶走他們的食物都做不到,還不如早點卸甲歸田算了!方雲麾下的這些士卒,就戰意而言,也是非常可怕的!(未完待續。。)
ps: 開始進入草原作戰,為什麼不去遼西打張純他們?
且讓公孫瓚和張純他們玩玩先好了!說到底,一路過去都不是黃巾軍的地盤,一支非大漢的勢力這樣過境,難免會有一大堆的麻煩,方雲也是在等……
第二更送上!
第84章 碾壓級戰鬥
南匈奴自成為大漢的藩屬,被安排在了河套地區放牧。
實際上這些年他們也多少擴張了一下地盤,幷州和幽州都有他們的牧場。只是隨著鮮卑人的逐漸強盛和強硬,他們失去了北部大片的草場,勢力和以前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檀石槐時期,南匈奴差點徹底滅絕,還好漢軍出戰方才倖免於難。如今檀石槐已死,鮮卑人分裂成為三個勢力:步度根勢力、軻比能勢力、以及檀石槐後裔所在的零散勢力。
方雲此番進入草原,實際上最先進入的並非是匈奴人的領地,而是步度根的領地。可以說匈奴人饒了那麼大彎過來襲擊幽州的確說不通,按說應該襲擊就近的幷州、涼州什麼的,有點信心的話襲擊司州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不過涼州剛剛被董卓殺怕,幷州有呂布鎮守,司州他們更是沒膽量攻打,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直接選擇攻打了幽州(正史並非如此,叛亂之後有沒有攻打大漢都兩說的,劇情需要而已)。
他們既然能夠經過步度根的領地,而不擔心被其攻打,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們只怕已經和步度根達成了某種聯盟。又或者此番南下的侵略者裡面,就有步度根一方的人手。
想來也是,直接反叛甚至殺了自己的單于,若是沒有一點外援還真說不過去。畢竟誰不知道,叛亂過後的勢力永遠都是最虛弱的。鮮卑人尤其是步度根若不是傻瓜,豈會不趁機把南匈奴給吃幹抹淨?
唯一可惜的是,暗部的偵查範圍主要針對的是大漢內部。只怕張角也沒想過自己有需要關注外部諸國的情況。又或者資金有限。所以就沒有那麼做。
如此一來,反而使得方雲進入草原,卻是完全處於開荒狀態,一點有用的情報和資訊都沒有。同時不免埋怨劉宏,那廝應該知道自己和匈奴人幹上了,甚至說不得已經知道自己開始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