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誇的內容要改一改,要著力宣傳他很勤政,很認真,很執著,至於精明能幹之類的,可以忽略忽略,總而言之,一定要表現人物的急躁、衝動,想幹卻沒幹成的形象。
而要樹立這個形象,就必須借用袁崇煥。
之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把袁崇煥樹立為英雄,沒有缺點,戰無不勝,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再適當渲染氣氛,編實錄,順便弄個反間計故事,然後,在戲劇的最高潮,偉大的英雄袁崇煥,
被崇禎殺掉了。
多麼愚蠢,多麼自尋死路,多麼無可救藥。
就這樣,在袁崇煥的嘆息聲中,崇禎的形象出現了:
一個很有想法,很有能力,卻沒有腦子,沒有運氣,沒有耐心,活活被憋死的皇帝。 。 想看書來
第九章 陰謀(3)
最後,打出主題語:
如此皇帝,大明怎能不亡?
收工。
袁崇煥就這樣變成了明朝的對立面,由於他被捧得太高,所以但凡跟他作對的(特別是崇禎),都成了反面人物。
肯定了袁崇煥,就是否定了崇禎,否定了明朝,清朝弄到這麼好的擋箭牌,自然豁出去用,所以幾百年下來,跟袁督師過不去的人也很多,爭來爭去,一直爭到今天。
說到底,這就是個套。
幾百年來,崇禎和袁崇煥,還有無數的人,都在這個套子裡,被翻來覆去,紛爭、吵鬧,自己卻渾然不知。
所以,應該戳破它。
當然,這一切只是我的看法,不能保證皆為真理,卻可確定絕非謬誤。
其實無論是前世的紛爭,還是後代的陰謀,對袁崇煥本人而言,都毫無意義,他竭盡全力,立下戰功,成為了英雄,卻揹負著叛徒的罪名死去。
很多人曾問我,對袁崇煥,是喜歡,還是憎惡。
對我而言,這是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因為我堅信歷史的判斷和評價,一切的缺陷和榮耀,都將在永恆的時間面前,展現自己的面目,沒有偽裝,沒有掩飾。
所以我竭盡所能,去描述一個真實的袁崇煥:並非天才,並非優等生,卻運氣極好,受人栽培,意志堅定,卻又性格急躁,同舟共濟,卻又難以容人,一個極其單純,卻又極其複雜的人。
在這世上,只要是人,都複雜,不復雜的,都不是人。
袁崇煥很複雜,他極英明,也極愚蠢,曾經正確,也曾經錯誤,其實他被爭議,並不是他的錯,因為他本就如此,他很簡單的時候,我們以為他很複雜,他很複雜的時候,我們以為他很簡單。
事實上,無論叛徒,或是英雄,他都從未變過,變的,只是我們自己。
越過幾百年的煙雲,我看到的袁崇煥,並沒有那麼複雜,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在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抱持著自己的理想,堅持到底。
即使這理想永遠無法實現,即使這注定是個悲劇的結尾,即使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也永不放棄。
有時候,我會想起這個人,想起他傳奇的一生,他的光榮,他的遺憾。
有時候,我看見他站在我的面前,對我說:
我這一生,從沒有放棄。
抽籤
對袁崇煥而言,一切都結束了,但對崇禎而言,生活還要繼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當然,未必會更好。
他親手除掉了有史以來最龐大、最邪惡的閹黨,卻驚奇地發現,另一個更強大的敵人,已經站立在他的面前。
這是一個看不見的敵人。
崇禎上臺不久,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他是皇帝,大家也認這個皇帝,交代下去的事,卻總是幹不成,工作效率極其低下。
因為自登基以來,所有的大臣都在幹同一件事——吵架。
今天你告我,明天我告你,瞎折騰,開始崇禎還以為這是某些閹黨的反撲,但時間長了才發現,這是純粹的、無組織、無紀律的吵架。
一夜之間,朝廷就變了,正事沒人幹,盡吵,且極其複雜,當年朝廷鬥爭,雖說殘酷,好歹還分個東林黨,閹黨,帶頭的也是魏忠賢、楊漣之類的大腕,而今不同了,黨爭標準極低,只要是個人,哪怕是六部裡的一個主事處長,都敢拉幫結夥,逮誰罵誰,搞得崇禎摸不著頭腦:是誰弄出來這幫龜孫?
就是他自己。
這一切亂象的源頭,來源自一年前崇禎同志的一個錯誤決定。
解決魏忠賢后,崇禎認為,除惡必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