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能看見這時的八角窗就像一個精美的畫框,窗外的美景就像一幅高畫質晰的畫面,鑲嵌在牆壁上。八角窗讓洪鈞想起蘇州園林裡的那些精緻的傑作—— 窗含岫色,他終於領略到了這種東方特有的意境。
洪鈞脫了衣服,藉著窗外照進來的光亮,走到窗前,坐進浴缸半躺下來,腦袋枕在浴缸邊沿上,左手邊就是八角窗,他抬著手腕用手指敲打著玻璃,歪著頭看著窗外。他的房間是朝向北面的,能看見遠處泛島高速公路上長串車燈組成的流光溢彩的光帶,左面的幾條是紅色的,因為都是尾燈,右面的幾條是白色的,因為都是前照燈,這裡的交通是左行的。洪鈞想,如果住在南面的房間裡,應該正好可以看見中心商務區的那些鱗次櫛比的樓群和月色下的海灣,景色應該更美,他有些後悔剛才應該專門要一個南面的房間的。
十年前,當他剛入行、還在打雜的時候,頭一次到上海出差,住的是一個晚上二十塊錢的招待所,還是和一個什麼鄉辦機械廠的長得像李逵似的銷售員同住一個房間,因為洪鈞包不起一個人住這個房間,四十元一間的房價超標了。他一直為他身上的那筆五百塊錢的“鉅款”提心吊膽,那是他全部的差旅費。他最初把錢放在枕頭下面,結果怎麼也睡不著,後來只好找了個小塑膠袋,把錢放進塑膠袋裡再把塑膠袋塞在內褲裡,終於安然入睡。就在當時,他的一個朋友同樣也是個打雜的,但人家是在IBM打雜,也到上海出差,人家住的卻是錦滄文華。洪鈞當時對IBM每年有多少銷售額、在世界五百強裡面排第幾名還不甚了了,但一聽說這事,就覺得IBM的實力絕對太了不得了,讓他咂舌了很長時間:打雜的都住錦滄文華,嘖嘖。不僅對他震撼不小,他那個住了錦滄文華的朋友,在後來的一年裡面都常常動不動就說“上次在錦滄文華……”,自豪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洪鈞曾經想不通,外企讓員工住那麼貴的酒店,得花多少錢啊,這外企得多有錢啊。後來,洪鈞慢慢想明白了,其實這是外企非常精明的地方。外企鼓勵員工甚至不相干的人都入住同一家酒店,靠消費總量就可以和頂級的豪華酒店談下很好的公司價格,比普通檔次的賓館再貴也貴不了多少,正是這不大的代價,卻可以非常直接地提升公司的形象,展示著公司其實可能並不怎麼強大的實力,讓客戶、合作伙伴甚至公眾都會肅然起敬。另外,對員工也有很有效的功用,員工出差住進當地最好的酒店,會成為他一段長久的美好回憶,讓他以在這家外企工作而自豪,讓他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他也會有意無意地把這美好體驗向他的家人、同學、朋友分享。當外企經營發生困難需要節約開支的時候,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控制差旅的數量,能不出差就不出差,能只去一個人就不派兩個人,但他們不會降低差旅的規格標準,不會改住低檔的地方。
洪鈞躺在浴缸裡,想起他在ICE的時候,正是因為這種考慮,他規定員工不分級別,出差時都可以住當地一流的酒店,他嚴加控制的是出差的次數、人數和天數,但他不在酒店的單價上省錢,算下來,這樣“奢侈”一年,比大家即使都去住大車店也沒高出多少錢,酒店費用佔全部經營費用的比重仍然很小。
《圈子圈套》 第八章(6)
現在,他到了維西爾,他出差住哪裡,其他人出差住哪裡,這些已經不是他能說了算的了。
《圈子圈套》 第九章(1)
洪鈞在里茲·卡爾頓酒店已經住了兩個晚上,每晚都在八角窗下舒適的浴缸裡泡很久,他也已經在會議室裡開了兩天的會了。
會議室裡的長條桌排起來,組成了一個“U”形的圖案,不過“U”的底部是直線,不是弧線,所有參加會議的人都坐在“U”型長桌的外圈,“U”字的開口處朝著一面牆,用來打投影和幻燈,講話的人就站在投影旁邊。組成“U”形的長桌子上都鋪了深綠色的絨布,桌旁邊總共坐了大約二十個人,每人面前都攤著膝上型電腦、稿紙和檔案,還有一個高腳玻璃杯,放在杯墊上,桌上每隔兩、三個人的距離就放著一個更大的有把手的玻璃杯,裡面放著用來喝的冰水,放在盤子上,盤子上墊著餐巾。
洪鈞坐在“U”字的一條邊線和底線的拐角結合處,這位置很好,是洪鈞精心挑選的,他可以把兩條邊線和一條底線上的所有人都一覽無餘,而其他人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不會把他放在視野的中心。
在兩天的會議裡,除了在一開始的時候做了下簡單的自我介紹,洪鈞就一直沒再發言。會議的內容本身的確像傑森說的那樣空洞無物,這樣的會議洪鈞也參加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