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意識降降溫,注入一些危機意識,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未嘗不是好事。但是,如果企業以壓成本為名,不開動腦筋想其他辦法,一門心思盯著工資做文章,而且過緊日子的第一刀砍的就是一線員工,就未免做過頭了。
企業要生存,員工也要生存。企業一遇到外部困難或業績不佳便打起員工的主意,甚至把員工賴以生計的那一點點應得的“乳酪”作為“節流”優先物件,這是捨本逐末,愚蠢經營。要知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員工不能存,企業又何能獨存?
遇到市場不好,一些公司不僅打出促銷降價來吸引消費,也在紛紛想辦法減薪,員工的收入遭遇大幅度的縮水,都在艱難地生活著。有這樣一家民營企業,因為減薪(注意:不止一次減),而且員工加了班也不給加班費,弄得民怨沸騰,說企業是“黑廠”。與其得不到補償,還不如儘早把企業搞死搞殘搞關門算了,員工集合在一塊兒,與企業公開對抗,三天兩頭組織罷工,不補發工資就停產。企業無奈,只好將工資補齊。結果員工拿到錢後,感覺待在這樣的企業太沒意思了,希望早些跳出火坑,不但沒及時復工,而且紛紛一走了之,企業至今仍無法組織生產。筆者以為,像這樣對待員工的減薪態度,對企業來說真是得不償失,錢花了,精力花了,結果戲不好看,人財兩空,名聲也搞臭了,今後誰還願意到這樣的企業來?真是愚蠢至極!
裁員減薪 推平小成本聳起大成本(3)
上下一心,抱團降成本
上下一心,其力斷金。軟實力集攏人心,可形成強大的成本控制力量。
——軟實力“成”語
企業之“企”字,道出了管理的精髓——以人為本。離開了人,企業就會停止,就不能走遠。具體來說,企業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組合,人比較多,用一個“眾”字來表達,更加形象生動。筆者一直認為,企業是個大寫的“人”,一撇一捺,分別代表員工和顧客,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大寫“人”。再看“眾”字,三“人”組合,上面的“人”凸顯企業人格,下面的兩“人”,可以說是員工和顧客,也可以說是企業內部一個協同的整體團隊,就是“從”。企業由“人”而“從”至“眾”,就是用企業的軟實力聚合共同生長的力量。
應對危機,企業最需要軟實力。胡錦濤主席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指出,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對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衝擊,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憂慮。面對這一全球性挑戰,世界各國需加強政策協調、密切合作、共同應對。在此關鍵時刻,堅定信心比什麼都重要。只有堅定信心、攜手努力,我們才能共同渡過難關。應該說,這場危機彰顯的企業軟實力,其主題詞就是信心、攜手、克難。
金融危機中眾多企業與員工共克時艱的幾個縮影,共同的特點是員工對企業充滿感情,有很強的認同感和主人翁責任感,工作上滿懷激情,有幹勁、有闖勁,頂住困難與企業一道“爬坡過坎”。應該說,經濟危機情勢下員工所表現出的積極的精神狀態,是任何企業所希望的,也是任何企業在任何情況下都需要的。
2009年3月29日,當國家電網公司“節約一分錢、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寸導線”活動啟動時,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遼寧公司”)不失時機地召開了加快推進精益化管理、深入開展“三節約”活動經驗交流會。2009年以來,遼寧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和挑戰。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遼寧公司售電量急劇下降。同時,不確定性因素還有很多,及時疏導電價困難重重,經營虧損壓力不容低估。要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必須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突出實踐特色,找出薄弱環節,解決實際問題,實施精益管理,最終以最合理的投入,取得最優的產出。
遼寧公司首先抓住提高廣大員工對“三節約”活動的認識。同時,遼寧公司黨政負責、工會牽頭、全員參與,成立“三節約”活動各級領導小組與辦公室,作出相應的具體部署。遼寧公司組織了4個形勢報告團,深入基層單位,大力宣講“三節約”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並利用報紙、電視、網站等,展開立體式宣傳。
“今天,你節約了嗎?”這是大連供電公司的一家分公司掛在電梯間的小條幅。溫馨提示,意味深長。瀋陽供電公司的一家分公司透過發動員工制定《節約公約》,讓節約理念走進每一位員工的心裡。鞍山供電公司高新區分公司組織員工開展“降本增效、厲行節約”簽名活動,營造了“三節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