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談談。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也可能香港客商沒來投資的原因真的不在石柱鬧事上,他不再打算處罰石柱,他要和這個年輕人談談。
他來到辦公室:“小鄒,我讓你找石柱,你找到他了嗎?”
“包廠長,我一直在找他,能找的地方我都找了,一直沒有他的訊息。有人說他和幾個人跑到俄羅斯種植土豆去了!”鄒主任有些緊張,“我幾次想告訴你,看你太忙,怕影響你的工作,就沒有告訴你!”
“沒事了,你工作吧!”包大成來到了劉天明的辦公室,把昨天在‘城東小吃’和劉能談話的內容向劉天明作了通報。
“老包,能做的,我們也做了!由它去吧!”劉天明有些洩氣,“工廠現在的命運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老天不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能怎麼樣?”
“是呀,我們又能怎麼樣呢?我們都是要退休的人了,我們也不想怎麼樣,可苦就苦了廠子裡的這一千七百多名職工。如果工廠真有個什麼閃失,這些人的吃飯問題可怎麼辦?”包大成近乎自言自語地說,言語中滲透著傷感。
包大成在上班的路上接到湯湧市長的電話,他隨即掉轉車頭,騎著‘飛鴿’向市政府方向奔去。
“老包,今天把你請到我這裡來,是想就紅棉廠的事情和你好好聊聊!”湯湧給包大成倒了一杯水,“你可能也聽說了,關於紅棉廠逾期貸款的訴訟問題,江洋路海發展銀行這一次拒絕了調解,強烈要求法院封存抵押資產!”
“我聽到一些訊息!”包大成語調低沉,“只是沒有得到確認!”
“就這一問題,我親自出面進行了周旋,尤其是看了你寫的土地置換方案後,我想再為紅棉廠爭取一次機會,可對方立場非常堅定。這是人家的權利,咱也不能怪罪人家,誰讓咱欠人家錢沒能及時歸還呢?”湯湧也很無奈。
“是我這個當廠長的,給您添了麻煩!”包大成自責道。
“不能這麼說,紅棉廠走到今天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湯市長把菸蒂按在菸灰缸內,接著說,“不管他銀行方面怎麼強硬,紅棉紡織廠是我們的。我解決問題的出發點還是要從紅棉紡織廠一千多人的就業問題出發。不然,就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經過一再爭取,並徵得市長辦公會討論透過,最後我們和路海發展銀行方面達成了共識:將抵押給路海發展銀行的那部分資產的所有權劃歸路海發展銀行,將紅棉廠除債權債務之外的其餘資產整體委託給路海發展銀行進行管理。由路海發展銀行組織工廠的再生產,並確保紅棉廠現有職工的百分之八十都能上崗!與此同時,市政府在土地出讓金和稅收方面再給些優惠政策,算是對銀行方面組織工廠再生產的支援。銀行方面也基本同意了這一方案!”
“其餘資產不是都抵押給了其他幾家銀行了嗎?”包大成問道。
湯湧說:“在市政府的協調下,其他幾家銀行同意撤消先前的抵押貸款合同,另行和江洋市輕紡集團公司簽署補充合同,由紅棉紡織廠以貨幣資金的形式對其先前從這幾家國有商業銀行取得的借款進行償還!”
“這些貨幣資金從何而來?”
“從紅棉廠的債權中取得!”
“債權由誰去主張?”
湯湧回答說:“我正要談到這個問題。老包,我是想讓你和劉天明帶頭成立一個紅棉紡織廠留守處,專門處理紅棉廠的債權債務問題。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清理資產償還債務。留守處的工作結束後,市裡再考慮留守處人員的安置問題!你看怎麼樣?”
包大成聽得很認真,湯湧的話超出了他的想像,按照湯市長的安排,不但解決了紅棉廠因資金睏乏而面臨停產的問題,紅棉廠也不用再為路海發展銀行鉅額的逾期貸款而發愁。市政府以優惠的稅收和有限的土地出讓金換取了紅棉廠近兩千人的就業和紅棉廠充足的發展動力。這個結果和自己招商引資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就是自己不再擔任這個工廠的廠長而已。
包大成被湯市長周到的安排和活躍的思維打動了!他沒有想到:這麼複雜的一個局面,被湯湧的幾句話就給安排得如此妥當!
“湯市長,我聽從組織安排!”包大成用近乎崇拜的眼神看著湯湧。
“我這算是先和你通個氣,最終的決議還沒有出來,江洋市輕紡集團吳茂林那裡我們已經交換過意見了。你和劉天明先物色一下留守處的人選。留守處的人員不要太多,十個左右即可,就在紅棉廠內部選,一定要結合留守處的工作特點來選人。一旦方案得到路海發展銀行方面的確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