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v章(第2/3 頁)
孫郎,何愁江東不平、天下不定呢?
他還想與他們多相處一陣子,再回到宛陵去。
或許昨夜那慘不忍聞的琴音,也是他想要多留一陣子的原因。
想到這裡,周瑜不覺又是一笑,抬頭一看,他們兩個已經對練完畢,三人於是一起,先用了飯,再騎了馬,在蕪湖縣境內,尋找可以駐紮的地方。
甘寧那一千兩百多名手下,總不能永遠在府衙邊上紮營。
江四九也想等到他安定下來之後,就自己去兗州。
最後,三人終於選定了一塊地方:離涇水江口不遠、縣治以南的雞毛山。
此處正是當日三人力拒山越餘孽的地方,地勢高,西望長江,東望鳩茲,鎮守於此,既可威懾山越、又可觀長江之勢,還可與縣治呼應,一舉數得。
選定地址之後,蘇縣令便徵調百姓,在此地建軍營以供屯守,等建成之後,甘寧與部下兵士們便可移居此處駐守。
在未建成之前,甘寧還住在蘇縣令為周瑜準備房中,江四九則還住在女眷們所住的廂房。
回去的路上,江四九忽然以一種“大任已成”的口氣,感慨地道:“看來我是時候走了。”
同時回應這句話的有兩個人。
右邊周瑜問的是:“走去哪裡?”
左邊甘寧問的卻是:“什麼時候走?”
江四九先回答周瑜:“我打算去兗州。”再回答甘寧:“我覺得越快越好——我已經耽擱得太久了。”
甘寧笑道——他覺得自己笑得有些勉強,但卻不知道為什麼:“那倒也是——反正我已經到了這裡,你也的確該去你想去的地方了。”
周瑜卻道:“不行。”
已經過了一兩天,甘寧和江四九究竟是什麼關係,他還是看不出。
而且,江四九是什麼人,他也看不出。
那天只聽了他們一言帶過的介紹,她的出身、家世、武藝路數、為何來此、將來又有什麼打算,是打算就這麼跟著甘寧一輩子,或者兩人只是半路相逢,猶如萍聚,他都一概不知道。
看起來她和甘寧一樣豪爽,不太像是會隱瞞身份的人,但她的身份和來意,卻從未在言談之中提起過,似乎是在有意無意避開這個問題。
不過,他並不因此認為江四九是故意隱瞞,應該是不知道從何說起,如今耳聽得“兗州”二字,不由暗忖她是否與曹氏有關。
可是,如若跟曹氏有關,又為何勸甘寧來投孫郎呢?難道是曹操欲聯合孫郎,共擊袁術,這才……
想了又想,仍得不出什麼結論。而且看江四九的樣子,也不像是肩負這等重任的人。
他對於看人極有信心,何況是像江四九這樣完全藏不住什麼秘密的人,所以一旦想不出,他也絕不願意亂猜,而是立刻決定,去問江四九本人。
所以他才開了口。
江四九本以為甘寧也許會挽留自己,但他卻沒有;她以為此事不關周瑜的事,但他卻出口說“不行”,不由問道:“為什麼不行?”
周瑜問她:“你打算從哪裡去兗州?是從豫州還是從徐州?”
江四九道:“當然是從徐州去。”
周瑜深思地道:“的確,李傕郭汜亂兵在豫州肆虐,此時去豫州實為不妥,可去徐州的話……”
江四九急道:“徐州又如何?”
周瑜道:“你們從江右而來,可能還沒有聽說一件事。”
江四九追問道:“什麼事?”
周瑜道:“就在本月,曹操欲接其父曹嵩去兗州,結果曹嵩就在路上被陶謙暗中殺害。曹操於是借復仇之名進兵徐州,先攻拔十餘城,後又攻下彭城,傅陽。把陶謙趕往東海郯城,將彭城之內,初京、雒、三輔因遭董卓、李傕之亂而流落東出、依附陶謙之民,盡皆屠戮。而且此禍還未停息,目前曹操已經放話出來,若破郯城,軍到之處,雞犬不留。現在無論曹操與陶謙誰勝誰負,你若想從此地經過,至少也得等此亂平息才行。你身為女子,萬事總得小心些——對了,你從哪裡來?為何如此急切想去兗州?”
他的話問的非常直接。
但他的語氣卻仍十分溫和,令人易於接受。
只是這種溫和,並不宜讓人撒嬌、委婉、閃避、躲藏。
江四九先前聽到周瑜說曹操屠殺百姓,心中暗想:不知道曹昂是不是屠戮百姓中的一個?但當年他救自己的時候,明明可以殺人卻沒有殺,從不是心狠手辣之徒。但曹操從兗州南下,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