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威武美少年(第1/3 頁)
一隻手忽然從斜刺裡伸了過來,按下了她高舉的手臂。
江四九茫然回頭,只見諸葛亮對她搖了搖頭:“不必了。”
江四九不禁問道:“不必?——為什麼不是不行?”——他說“不必”二字,似乎此事與道義無關。
諸葛亮瞭然地笑道:“因為他就算此時回去,也勢必趕不上我們,所以不用殺了他。既然不用殺,又何苦壞了自己的清譽呢。”
江四九似乎有點懂了:“你的意思是,如果必須殺了他,那即便毀掉自己的清譽,也是勢在必行咯?”
諸葛亮道:“所以不讓自己陷入到那樣的境地,才是最好。”
江四九忍不住道:“那萬一要是陷入到那種境地呢?若以後你還遇到剛才太守府內那樣的事,你又會如何處理?”
諸葛亮眉目一整,肅然道:“有時為求大義,也要當斷則斷。不過權謀機變雖不可少,但我絕不欺心。”
江四九似懂非懂地看著他,後者轉過身去,跨馬,揮鞭。
她自然不知道諸葛亮經此一事,認識到做大事者非狠忍不能成事,非手握重權不能成事的道理。
像他這樣胸懷大志的人,行事時有人從旁掣肘,自然感到不快,何況他又自負智慧絕倫,天下無兩,凡事必要親為,不肯親信別人。
——即使他願意相信人家的智慧,也難免不懷疑人家的道德。
所以,還是計從己出比較穩妥,令人放心。
此時江四九忽然聽見了一個人的聲音:諸葛玄。
他經過馬車的長途顛簸,現在終於醒了。
江四九也急忙上馬、揮鞭——她可無力面對諸葛玄的暴怒,還是早走為妙。
一行人在西陵分別——諸葛亮等人去南郡襄陽,而且已有蒯琪領人前來護送;而江四九則要北上南陽,打算去弘農、過河內,再到昌郡。曹操早已攻下兗州,去找曹昂這個路線自然是最近的。
畢竟呂布已死,郭汜李傕的部下並不認識她,只要不惹人注意,江四九自信能夠自保,於是離別之前,她戴上了諸葛亮給的變美為醜的偽裝。
諸葛亮另解下蒯琪所贈良馬送給江四九,諸葛玄仍怒氣不解,諸葛瑾雖然感激,但迫於壓力,沒有送行。剩下諸葛亮和龐統,雖無佳餚,也無言語,只有一張素琴,四道目光,在寒風肆虐之中,送別了江四九。
他三人還如此年輕,前途自然不可限量,當然危險也必如影隨形。
但又何懼呢?人生在世,本就不該對這些事想得太多,只要把握住當下,做眼前事,謀事於未動,就已足夠。
江四九白撿了一條命,又從諸葛亮龐統處找到了自我,已對生活十分感激。
生命之潮永不止息。
即便已是深秋,四郊冷寂,荒煙交橫,但那矯健的雄鷹仍如過去一般在天空中翱翔,即便那已不是過去在郭嘉處看到的那一隻,可仍使人感覺到它們是如此的相同。
江四九在這廣闊遼遠的場景中立馬抬首,閉眼微喟了一聲。
曹昂啊曹昂,你究竟在哪裡?
她忽然不合時宜地想起了兩個人:楊過和小龍女。楊過豈不是也四處尋尋覓覓?楊過所追逐的究竟是愛情還是幻影?想到這裡,她忽覺有些荒謬,甚至還覺得有些疲倦。
這也許只是因為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何而追尋。
但她隨即睜開雙眼,眼神依然明亮,暫時將內心的猶疑壓制住,一心向前。
這一日,她從南陽轉入弘農郡。
她一路上儘量避開大城,因此不走弘農郡郡治弘農縣,繞道新安縣,再到陝縣。
李傕郭汜治下,果然亂兵橫行,治安極差。
走過陝縣的城門,她牽著馬,將刀與長弓藏在包袱之中,並不隨身攜帶。她也儘量不去引起別人的注意,整個人看來就像一個普通的行商,風塵僕僕,面帶倦容。
不過,陝縣似乎比新安縣還要更亂,四處都有兵卒呵斥百姓,似是為了交租的事。
這個縣的兵卒看來比新安縣要多得多,也兇得多了。
尤其走到一個偏僻的巷道之時,一名小將牽著一匹駿馬擋在她的身前,又背對她而立。此人身材高大,盔甲鮮明,一手叉腰,另一隻手扶著槍,他面前跪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頭。從江四九的角度望過去,恰好能看見那老頭正向那小將祈求些什麼。
江四九原本打算輕輕地悄悄地從旁邊牽馬過去,但這逼仄的小巷只容得下一人一馬並行,江